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锡八士镇宋代墓葬出土的绿髹荷花形漆钵是极为罕见的“绿沉漆”实物,利用三维视频显微系统、激光显微拉曼光谱、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对这件绿髹漆钵标本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绿髹荷花形漆钵经过制胎、批灰、髹底漆、髹红色以及绿色面漆的工序制作而成;其木质胎体为杉木属,漆灰以植物油和中国大漆作为胶结材料,而面漆则是中国大漆并添加了熟桐油作为助剂;红色漆膜呈色颜料为朱砂,绿色漆膜的呈色是由雌黄和靛蓝调配而成。这是对“绿沉漆”漆器制作工艺的首次科学鉴别。  相似文献   

2.
盱眙东阳汉墓两件木胎漆器髹漆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苏盱眙县境内的东阳秦汉古墓群是一处重要的秦汉遗址.迄今为止,墓葬出土了大批精美的漆器,为了解汉代广陵国髹漆工艺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为了解其髹漆工艺特点,采用了切片技术、X射线衍射光谱(XRD)、X射线荧光光谱(XRF)和傅立叶红外吸收光谱(FTIR)等分析方法对其中两件木胎漆器进行了分析研究.漆膜切片显示素色漆器的漆膜由漆灰层和黑色漆层构成,而彩绘漆器由三层结构组成.分别为灰地、底漆层和色漆层;XRD图谱发现漆灰层中的填料主要为石英(AiO2)和钠长石(NaAISi3O8),漆膜中的红色颜料为朱砂(HgS);红色漆膜的XRF显示了其主要元素是Hg和S,包括Ca、Si、Cu和Fe等微量元素.漆膜的FTIR分析数据显示漆膜中在1630cm-1和1576cm-1处存在着可能是苯环骨架振动的红外吸收峰.研究结果说明了本地髹漆工艺主要分为三个步骤:1)髹漆灰,漆灰层是由生漆调和研磨成细粒的钠长石矿物构成,它能制作出厚度约0.1~0.2 mm薄漆灰层;2)髹底漆,厚度约为0.02~0.09 mm;3)彩绘,红色漆膜中的颜料为朱砂,朱砂含有微量的Ca、Si、Cu和Fe等杂质,表明其来自矿采.  相似文献   

3.
采用原位无损的分析检测手段对一件15世纪藏文写本《松赞干布遗训》插图部分进行检测,通过联合使用三维视频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仪(Raman)三种仪器,在不对文物进行破坏取样的前提下得到藏文古籍手绘插图所用颜料的化学结构、颜色调制方法等信息。检测结果表明:手绘插图主色颜料红色为朱砂,黄色为雌黄,蓝色为靛蓝,黑色炭黑,白色推测为高岭土;副色颜料绿色由蓝色靛蓝和黄色雌黄调和而成,橘色由红色朱砂和黄色雌黄调和而成,粉色由白色高岭土和红色朱砂调和而成。检测结果为研究西藏传统颜料化学成分、使用方法、变色脱落等病害产生的原因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合运用现代分析检测技术研究了河南南阳出土战国漆皮甲的制作工艺,利用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激光拉曼光谱、红外光谱等分析确定了漆皮甲的物相组成和元素组成,结果表明漆皮甲残留漆膜主要由天然生漆采用涂灰髹漆传统制作工艺加工而成,表面涂有天然颜料朱砂作为装饰,漆液中没有添加桐油。  相似文献   

5.
对湖南长沙风篷岭汉墓出土漆器,采用漆膜切片、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能谱和X射线衍射粉末等方法进行了髹漆工艺技术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漆膜采用的成膜材料为我国传统大漆,少数使用的是广漆;其制作工艺是在木胎体上用漆液裱一层麻布后再刮漆灰,打磨至光滑后髹漆,大致包含1~4层髹漆层;主要采用HgS作为漆膜的红色呈色颜料;另外在调配漆液时人为加入了含有石英颗粒的粘土矿,其作用应是改善漆液粘度而方便涂刷。  相似文献   

6.
为用现代化学分析手段来揭示古代漆器的髹漆工艺,对六件宋代温州漆器残片成分和髹漆工艺进行了分析。在利用现代化学分析方法,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体视显微镜等对漆器残片漆膜成分展开分析。结果表明,红色漆膜的主要成分是朱砂(硫化汞),黑色漆膜的主要显色成分可能是炭黑;漆膜结构劣化降解明显,存在多种微缺陷;漆膜中成膜成分是生漆;截面分层明显;银扣漆器中的扣体成分是锡和二氧化锡的混合物而不是金属银,应命名为锡扣漆器;戗金和描金残片漆灰部分的X射线粉末衍射的分析结果表明漆灰层中有添加动物灰的做法。  相似文献   

7.
安徽巢湖放王岗出土西汉漆器漆膜测试分析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为了解放王岗出土漆器的髹漆技术,采用了漆膜切片技术、X射线衍射粉末法、傅立叶红外光谱法和显微镜等分析方法对漆器残片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大部分的漆膜包含1~3层髹漆层,一些漆膜中存在着漆灰层;采用了HgS作为漆膜的红色呈色颜料;可能采用了混合大漆和其它有机物的漆料;特别是漆膜中发现了含量约在5%左右的石英颗粒,其成因和作用值得现代漆器业去研究。  相似文献   

8.
敦煌石窟艺术应用颜料的产地之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论述了敦煌石窟彩绘艺术颜料的研究背景、科学分析方法和结果。并根据史料所载以及现代科学的实际勘探考察,结合颜料的科学分析,对敦煌石窟艺术所用的朱砂、铅丹、赭石、绛矾、雄黄、雌黄、密陀僧、金粉、金箔、石绿、铜绿、石青、青金石、群青、铅粉、石膏、白垩、云母、二氧化铅等主要矿物质颜料的化学成分、应用及其产地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河南信阳城阳城遗址M8为高等级战国晚期楚国贵族墓,该墓出土了以漆木器为主的各类文物400余件,其中尤以黑、红两色竹蔑编织而成的髹漆竹席最为精美。为开展彩漆竹席脱水保护提供基础数据,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拉曼分析仪和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仪(FTIR)及扫描电镜-能谱(SEM-EDS)等现代分析仪器对竹席漆膜的成分及表面形态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传统髹漆文献资料探讨了漆膜的制作工艺。结果表明:城阳城彩席中的黑色漆膜为大漆自然显色,红色漆膜是大漆掺加朱砂调制而成;黑色漆膜表面较为平整,漆膜与胎体结合紧密,红色漆膜表面相对粗糙,结构较为疏松;竹席漆膜的厚度在0.02~0.03 mm之间,应是由大漆涂刷至少3~5次制备而成。研究结果可为下一步的彩漆竹席的脱水保护及展示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用现代化学分析手段来剖析“南海Ⅰ号”漆器的髹漆工艺,以“南海Ⅰ号”出水的3片不同髹漆工艺的漆片为例,采用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共聚焦拉曼光谱仪(Raman)等科学测试仪器进行研究,从髹漆的层数、显色材料的成分、漆膜的成分、漆灰的结构和成分、胎体的结构等方面来深度剖析“南海Ⅰ号”出水漆器残片的结构及制作工艺。表面显微观察显示漆片花纹精致美观,细部处理到位;截面显微观察显示剔红样品共有9层,分别是外漆5层,内漆1层,内外漆灰各1层,胎体1层;剔犀样品共7层,分别是外漆3层,内漆1层,内外漆灰各1层,胎体1层;褐漆样品共6层,分别是外漆和内漆各1层,内外漆灰各1层,内漆灰中加杂1层编织物层,胎体1层。拉曼测试结果表明3块漆片中红色显色材料为朱砂(HgS),黄色显色材料为雌黄(As_(2)S_(3)),黑色显色材料为炭黑(C)。样品中内外漆灰成分为羟基磷酸钙[Ca_(5)(PO_(4))_(3)(OH)]、石英(SiO_(2))和水合草酸钙[CaC_(2)O_(4)(H_(2)O)_(2.375)]等常见物质。漆膜的成分是生漆中添加了少量的石英颗粒,没有添加桐油作为助剂。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山西大同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木板漆画屏风的颜料使用情况和制作工艺信息,利用Micro-Raman、FrlR、XRF、断面切片等技术,对屏风残片上的四种主要颜色(红,黑,黄,白)、红色漆底层、断面分层进行分析与鉴别,结果如下:(1)屏风所使用的颜料有朱砂、炭黑、雌黄、雄黄、石膏.(2)屏风的红色底层系由生漆与朱砂调和、结膜而成,其中可能未曾添加桐油.(3)屏风彩绘部分的颜料分层十分明确,各层的厚度相对均匀,反映出制作者较为高超的绘画技法.(4)在颜料层、木胎与红色漆底层之间的"过渡层"中,分别观察到一些白色物质.初步分析后认为,"过渡层"中白色物质为羟基磷灰石的可能性较大.颜料层中白色物质的成分和物相仍有待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中国古代漆器的髹漆工艺并为漆器的保护修复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本研究通过显微镜、显微红外光谱、扫描电镜、X射线荧光光谱、显微激光拉曼光谱等方法对浙江松阳出土南宋剔犀漆器残样的制作工艺和材质进行了研究分析。分析结果说明该漆器采用杉木作为漆胎,并在其上涂刷了以高岭土(AL2_O_3·2SiO_2·2H_2O)与动物毛发为主要成分的胎地填料(底灰)。然后分别在器物内外表面上髹饰上调制而成黑色和红色的天然生漆。将外表面红色漆膜雕刻成如意云纹,并在云纹边缘描绘黑漆线作为修饰,最后再在其上髹饰一层红色面漆。漆器红漆和黑漆层由同种天然生漆髹漆而成,但是两者采用的颜料分别为HgS和含Fe的黑色颜料。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成都地区漆器制造历史和工艺,对2010年度成都十二桥遗址新一村一期地点出土的一批彩绘陶残片样品采用包括:加速器质谱碳十四年代测定(AMS-14C)、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显微镜形貌观察(OM)、显微激光拉曼(Micro-Raman)、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XRF)等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批陶器年代在西周中晚期至春秋。陶胎以易熔粘土为原料而成;彩绘层是用生漆(大漆)分别加炭黑、朱砂调和结膜而成;髹漆工艺为先髹饰黑色底漆层,然后再用含朱砂的红色颜料漆勾勒图案,黑红相间形成鲜明对比,起到良好装饰效果。这批漆陶的发现表明成都平原地区大漆工艺的使用年代可到西周中晚期。  相似文献   

14.
本文调查了太平天国英王府金龙屏门的保存环境、病害特征,并利用体式显微镜、扫描电镜(SEM)观察了该门的剖面结构、显微形态,得出该门地仗工艺采用的是典型的一麻五灰工艺;颜料层有两层颜色,主要为红色和金色。通过X射线衍射(XRD)、能谱分析(EDX)、拉曼光谱(Raman)分析得知红色颜料为朱砂,黄色颜料为雌黄,颜料层下有一层白色的石灰石作为打底层。通过上述研究,为该门设计了合理的保护修复方法,并取得了理想的保护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5.
对考古发现的古代残留物进行理化测试分析,是判定出土遗物成分和用途的有效方法之一。作者通过对北京毛家湾出土的8件瓷器上的残留物进行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SRXRF)分析,确认这些残留物含有朱砂、铅丹、铅白、雄黄、雌黄等成分。结合文献资料记载,文章认为这些残留物应为作画颜料,同时对4号样品景德镇青花卧足碗的用途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徐婕 《文物天地》2023,(8):100-105
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填漆勾莲纹长桌运用了戗金与描漆相结合的髹饰工艺,并未发现填漆迹象,与其底账名称存在一定出入。通过对戗金及其相关工艺的历史脉络梳理,尤其是对明清戗金与填漆、描漆等工艺结合并用现象的阐述,我们对此长桌的纹饰、髹饰工艺、漆层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使用MA-XRF对长桌颜料元素的分布进行检测,并结合以往检测经验及观察,对其颜料进行推测,初步判断底髹为几种颜料调和而成的黄漆,清宫中称之为香色漆,大型漆制桌案类家具中以黄色底髹戗金彩漆为饰者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清代外销油画《镇海楼》颜料成分及颜料层状况,利用数码显微镜、傅立叶红外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并结合扫描电镜能谱技术对其进行观察和检测。研究表明,此幅清代油画中红色颜料分别为朱砂和赭石,蓝色颜料为普鲁士蓝,黄色颜料则为雄黄和铁黄,白色颜料为铅白。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画中部分颜料层有开裂和局部剥落现象。本研究分析为中国清代油画的材料技法、保护修复及美术史研究提供了极具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为了改良漆器漆膜的性能,古代漆工在制作过程中通常向生漆中加入干性油等添加剂。为了确定生漆及添加剂的种类,本工作采用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作为甲基化试剂,利用热辅助水解甲基化裂解气相色谱质谱(THM-Py-GC/MS)技术对所选的参考样品进行分析,然后将成熟的方法和实验条件应用到古代漆器的分析研究中。在古代样品中检测出了3-十五烷基邻苯二酚(C15)、3-十五烯基邻苯二酚(C15:1)等来源于中国、日本地区种植的Rhus vernicifera树种的生漆的特征热裂解化合物,确定了所用生漆的种类。另外,本实验在古代漆器中检测到了棕榈酸、硬脂酸、庚酸、辛酸和壬二酸等脂肪酸,推断该漆膜中添加了干性油。利用三维视频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发现古代漆器采用了在胎体上依次髹漆灰、底漆和色漆的髹漆工艺,其中漆灰主要由漆液和钠长石、石英调制而成,黑色漆膜的呈色颜料为含铁化合物,揭示了古代漆器的髹漆工艺。该研究结果不仅增强人们对古代漆器制作材料和工艺的科学认知,而且为保护漆器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吴昊  赵阳  雷琼  赵颖  董井忍 《江汉考古》2023,(5):122-126+131+145
本文采用显微剖面分析、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扫描电镜能谱、X射线探伤及显微切片等分析技术,研究了湖北监利出土的一件唐宋时期四叶海棠花瓣状圆漆碗的制作材料及工艺。结果表明,该漆碗经过制胎、批灰、髹底漆以及髹面漆制作而成,其胎骨材料为杉木属,胎骨制作工艺为圈叠制胎技法,灰地层以中国大漆和干性油作为胶结材料,并以动物骨灰作为填料,髹漆层为中国大漆并添加干性油作为髹漆辅料,漆膜髹漆工艺为唐宋时期流行的“一色髹”。  相似文献   

20.
美岱召位于内蒙古包头市土默特右旗,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传入内蒙后建立的第一座黄教寺庙,其壁画绘制时间集中在明清时期。利用超景深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X射线衍射、激光拉曼光谱及黏土粒度分析等方法分别对美岱召壁画颜料、地仗样品及当地土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壁画颜料多为无机矿物颜料,其中红色颜料为朱砂、铅丹、铁红,蓝色颜料为群青,绿色颜料为氯铜矿,白色颜料为铅白、立德粉、碳酸钙,黄色颜料为铅黄、雌黄。地仗主要成分为石英,伴有少量长石及方解石。壁画绘制时在墙体分别涂麦草泥粗泥地仗、掺加麻纤维的细泥地仗,然后进行绘画,存在有白粉层和无白粉层两种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