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2 毫秒
1.
为深入认识新石器时代长江流域地区家猪驯养的发展状况及其在文明演进中的作用,探讨早期阶段家猪饲养的地区性差异,本文选取了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的新时器时代典型遗址--江苏宜兴骆驼墩遗址,通过对遗址中猪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对遗址中猪的食性进行比较分析,同时结合整个遗址中猪骨的形态学鉴定结果,探讨遗址中是否存在家猪的驯养行为以及人类的生业模式等信息。  相似文献   
2.
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SRXRF)是一种重要的成分分析方法,具有无损、微区、准确、快速的特点。本文利用SRXRF法,分析了不同窑口青白瓷胎的成分,并以陶瓷参考样校正了所测数据。经多元统计分析,发现Rb、Sr、Zn、Mn、Cu、TFe2O3、K2O、Na2O等元素含量具有明显的产地特征,表明SRXRF在古青白瓷鉴定中有着较为理想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采用显微观察、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和X射线荧光光谱成分测试等手段,对湖北省巴东县雷家坪遗址六朝时期墓葬出土的若干精美“珠饰”进行了观察和分析,阐述了它们的特征,确定其材质;并与其他遗址出土不同时期的玻璃制品进行比较,发现其配方和我国西周至汉代玻璃,以及西方传统玻璃差别甚大。结合考古背景资料分析,这批珠饰很有可能是我国古代工匠在原有玻璃技术基础上,借鉴和吸收了外来玻璃的制造技术,在中国境内自行烧制的。  相似文献   
4.
安徽巢湖放王岗出土西汉漆器漆膜测试分析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为了解放王岗出土漆器的髹漆技术,采用了漆膜切片技术、X射线衍射粉末法、傅立叶红外光谱法和显微镜等分析方法对漆器残片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大部分的漆膜包含1~3层髹漆层,一些漆膜中存在着漆灰层;采用了HgS作为漆膜的红色呈色颜料;可能采用了混合大漆和其它有机物的漆料;特别是漆膜中发现了含量约在5%左右的石英颗粒,其成因和作用值得现代漆器业去研究。  相似文献   
5.
五千年前陶质建材的测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为止的考古发掘表明,我国最早的陶质建材,应该是距今5500年左右的凌家滩“红陶块”。考古学家推测其原料为粘土矿物,烧成温度约800~1000℃,且其物理性能与砖质建材较为接近,应为“砖的雏形”,为此,本工作测试分析了凌家滩“红陶块”的物相组成、烧成温度、吸水率与抗压强度,同时对比分析了明砖、汉砖、现代砖的物理性能,发现“红陶块”系粘土原料在950℃以上温度烧制而成,其吸水率和抗压强度由外向内呈梯度变化,内层的抗压强度、吸水率接近于现代砖和汉砖,业已超过明砖样品,所有这些分析结果,皆支持考古学家关于凌家滩“红陶块”为砖的雏型的推测。  相似文献   
6.
古代铁器腐蚀产物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运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穆斯堡尔谱分析方法,对河南渑池出土的T_1H_1∶250汉代铁斧表面腐蚀物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铁器文物抗腐蚀的原因在于表面氧化膜具有结构上的连续性、改密而不破损。铁器文物最理想的保存环境应该是碱性、干燥无水、无硫、氯等有害元素。  相似文献   
7.
由明矾和胶料配制而成的胶矾水,是书画绘制、装裱和修复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材料。胶矾水具有防腐、固色和增加机械力度等功能,但对纸质文物的耐久性有一定的影响。本研究选用宣纸、桑皮纸和连史纸等代表性的传统手工制纸,在它们的表面分别涂敷不同浓度的胶矾水,经干热老化后,对比分析它们的酸碱度、白度、耐折度和抗张强度的变化,揭示胶矾水对这几种手工纸张性能的影响,进而探讨其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胶矾水将增加纸张的酸度、降低纸张的白度,明胶水能提升纸张的机械强度,而不同浓度明矾对纸张机械强度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西藏铜币是指旧西藏地方政府发行的在藏区流通的铜质货币,是藏银币的辅币。西藏铜币始铸于公元1909年,1953年停铸。笔者有幸得到一批(共十一枚)品相较为精美的藏铜币,按发行年代分为1927年版“雪冈”、1936年版“新雪冈”和1949年版“雪阿”三个版别。为了解铜币的保存现状、成份组成和制造工艺,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金相显微镜作表面锈蚀产物、表面成分和显微金相分析。1实验部分:1·1样品介绍:样品分1927年版(五枚)“雪冈”、1936年版(五枚)的“新雪冈”和1949年版的“雪阿”(一枚)共三个版别。取四枚样品,记作ZB-1(1…  相似文献   
9.
利用XRF、金相显微分析等手段对湖北省荆门市境内左冢楚墓群出土的金属器,特别是青铜器进行了测试分析,XRF分析表明该楚墓群出土的青铜器多为铜、锡、铅三元合金,且容器的锡含量低于兵器和工具,而铅含量则相反。金相分析显示左冢楚墓群出士青铜器多为铸造组织,其中3件铸后经过不同程度的加热:而热锻成形的器物有4件,其中有一件在锻后进行了冷加工。结果显示,此批青铜器合金成分比较科学、制作工艺比较先进。  相似文献   
10.
中华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瓷器的发明和发展是中华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先民对世界明作出的重要贡献之一。中国的瓷器缘自商周时期的原始瓷,这一点,学术界似乎已达成共识。然而,关于中国原始瓷的起源问题目前还有争议,主要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