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 毫秒
11.
采用木材制作的藏展空间,木材释放出的挥发性有机酸,在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会对文物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对木材挥发性有机酸测定的方法.为此,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样品预处理技术,分离富集木材中的挥发性有机物,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木材中挥发性有机酸进行半定量分析,研究了9种木材中挥发性有机酸的挥发量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木材有机酸的挥发量差别较大.实验结果可为博物馆在装修和储藏中对材料的筛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改善Oddy测试法实验周期长,依靠目测判断腐蚀程度的状况研究建立了一种薄膜试片测试法,研发薄膜试片、设计成套测试容器与夹具、改变测试条件并结合数码采集腐蚀图像和对腐蚀图像数字化分析等简化藏展材料评估筛选实验操作、缩短测试时间和提高结果分级判别能力.另外,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仪(SPME-GC/MS)被用于表征藏展材料在挥发和降解过程中所释放的污染物成分,佐证其对银、铜和铅金属文物的潜在危害.新建薄膜试片测试法表明,14d的测试周期不仅大大缩短了测试时间,简化了操作,而且薄膜试片的使用也有利于克服人为分级的主观判断性,为数字化分级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无酸纸的发展及其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酸纸是很重要的一种馆藏文物保护载体.本文对无酸纸的发展现状及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同时指出,根据我国文物保护的需要,研制文物保护专用无酸纸并建立相关的评价标准是无酸纸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博物馆文物环境因装饰材料所致甲醛污染以及由此产生对文物危害问题已被普遍关注.为了评价净化材料实际使用中对污染物去除净化能力,搭建了静态试验舱,建立了该环境中甲醛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了甲醛溶液法和人造板散发法两种产生甲醛气体的方法,以及吸附材料不同加入方法等对净化材料评价结果的影响,研究试验舱内甲醛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净化材料脱附量检测方法,分别测定了活性炭和三种壳聚糖基净化材料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用人造板散发法产生甲醛气体方法能用于甲醛净化材料的评价,得到净化率指标反映了净化材料在实际文物环境中的应用效果,脱附量指标能直观比对和反映净化材料对污染物的吸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博物馆内物浮放物体的地震危害性分析,指出了物防震的一些主要问题。归纳总结了馆藏物的传统抗震措施。阐述了现代隔震技术的发展、研究现状以及隔震装置在物防震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同时给出了博物馆物防震保护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水下考古事业的蓬勃发展,出水文物的科学保护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表面各种附着物的清除是出水瓷器清洗的难点,现有的机械和化学清洗方法均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在试清洗实验中,微纳米气泡展现了存在时间长、传质效率高、表面电荷形成的ζ电位高等不同于普通气泡的物理化学特性,对出水瓷器具有优越的清洗效果,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对该清洗技术开展科学的安全性评价。选取打捞自"南海一号"的18件瓷片样品,进行了现状调查与病害检测,使用色差分析、光泽度分析、显微分析、显微测量等方法开展了安全性评价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未发现微纳米气泡清洗技术会导致出水瓷器自身的颜色与光泽度产生明显变化,未发现其会导致瓷器釉面损伤,也未发现其会对瓷器已有裂缝产生影响。现有的评价结果表明,微纳米气泡清洗技术对于出水瓷器是基本安全的,为该技术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2010年6月3~10日,上海博物馆邀请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王菊华高级工程师来馆进行中国古代造纸技术史、书画用纸形貌及纸张纤维鉴定、书画用纸原料及生产工艺分析甄别的研讨并作技术培训。上海博物馆书画部、实验室、裱画室、工艺部、保管部、图书馆、出版部相关研究人员和复旦大学研究生近40人参加了研讨培训活动。  相似文献   
18.
文物藏展常用木材挥发性酸快速检测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各种实木和人造板是文物收藏柜和储藏柜的常用木质材料。这些木材普遍含有挥发性酸,是影响文物藏展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检测评价文物藏展常用木材的挥发性酸特征,实验采用研发的"无动力扩散采样一离子色谱"检测技术,在密闭空间中以40℃恒温加速挥发,无动力扩散采样4h,并用离子色谱双等度分析方法半定量检测挥发性酸。探讨了该项快速评价方法的相关实验参数及其确定方法,检测了14种常用木材。结果显示,红橡、樟木和经过防腐处理的椴木、棱柱木中的甲酸与乙酸的挥发量较高,单位表面积乙酸挥发量达到4mg·m~(-3)·mm~(-2)以上,甲酸挥发量也超过0.5mg·m~(-3)·mm~(-2),应当慎用。为控制木材挥发物影响文物保存环境,试验用铝塑膜包覆封闭木材并作比对检测,结果表明铝塑膜对甲酸、乙酸挥发的阻隔效果明显,甲酸、乙酸单位表面积乙酸挥发量均小于0.2 mg·m~(-3)·mm~(-2)。  相似文献   
19.
受国家文物局委托,上海博物馆于2009年11月29日至12月6日在上海市宣传系统人才交流中心举办了2009年第二期文物保护行业标准推广实施培训班,来自全国各地55家文博单位的81名学员参加了《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质量检测技术规范》、《馆藏文物登录规范》、《馆藏文物出入库规范》、《馆藏文物展览点交规范》和《文物藏品档案规范》5项与博物馆文物预防性保护紧密相关的行业标准培训。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研究博物馆古墨保存方法、损坏机理和修复技术,做好古墨保存工作,尽可能延长古墨的保存寿命,走访调查了6家传统制墨企业及其技术人员,基本了解了我国传统制墨业的传承发展情况,进一步了解了墨的传统制作工艺和保存方法。调查结果摸清了古墨发生严重粉碎性酥解的主要原因是受潮和干燥不当,收集了多种修复墨表面所产生的“墨霜”、细小裂纹和断裂墨的常用工艺,揭示了古墨保存质量与制墨材料、加工工艺、保存环境、日常养护等的关系,明确指出良好保存古墨的关键在于控制保存环境和做好日常养护工作,为进一步开展古墨保存综合性科学研究提供了经验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