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为探索防止秦兵马俑彩绘的生漆底层和陶体脱落的方法,用设计的几种以有机硅为基体的加固剂将老化生漆片分别黏附到经过预处理的陶表面,从而针对加固剂固化速率、渗透性、铺展性、粘结强度等五方面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加固剂的粘结强度与加固剂本身、加固剂固化温度以及固化后的成膜比例有关;改性有机硅与陶体以及生漆底层均有很好的润湿性,固化工艺合适即能起到很好的粘结效果;配方A3(有机硅、二甲苯、三乙醇胺混合体)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在秦俑彩绘保护中可能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秦俑一号坑新出土一件高级军吏俑(俗称"将军俑"),发现该俑彩绘病害复杂。彩绘脱落严重、泥土附着物面积过大、部分彩绘层已剥离陶俑本体并附着于背部土层上、土层厚重且严重开裂、移位,必须进行保护修复。针对这种复杂的彩绘病害情况,先期进行彩绘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进行局部回贴试验。在小面积彩绘回贴技术成功的基础上,通过准确定位将残存于土块上的彩绘花纹图案回贴于原位,进行大面积彩绘回贴保护,效果良好。本研究结果可为以后出土的陶质彩绘文物回贴技术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为了制作陶俑彩绘的仿真样品,探索失传两千年的秦人制作陶质彩绘的原始工艺,根据已知的各种信息,探讨了秦俑彩绘制作的传统工艺,包括生漆添加猪血的作用、生漆层的配方、颜料层的配方、生漆层和颜料层的制作方法、基底陶块的选择等。制作了陶俑彩绘的仿真样品:生漆层厚度为35~68μm;颜料层厚度:红色20~50μm,白色55~70μm、绿色50~70μm、蓝色55~65μm,与秦俑生漆层和彩绘层的真实厚度相近。生漆层中猪血的最适应比例为4%,颜料层中所用粘合剂适宜浓度:明胶:水为1:32,蛋清:水为1:2。仿真样品经过加速老化破坏循环后,可以大体重现彩绘从陶块上起翘脱落的过程。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病害机理,开展彩绘加固或回贴实验等研究提供了基础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历经两千年埋藏以后,秦始皇兵马俑表面的漆皮彩绘在出土时,大多会卷曲脱落。如何将漆皮彩绘回贴加固好一直是保护工作者研究的难点。本工作在秦帝陵博物院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室模拟研究探索了黏结、回贴过程中陶本体含水率、PEG含量、可溶盐含量、陶块泥土粘附量、漆皮彩绘含水率、PEG含量、临时固型剂含量等对回贴、黏结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将陶块含水率降至5%以下、减少PEG200溶液渗入陶本体、对陶本体进行脱盐处理、在黏结剂中添加极细小填料、逐渐增加PEG200浓度来润湿漆皮、清除残存的临时固型剂薄荷醇等措施都能不同程度地改善漆皮彩绘回贴的效果,增加黏结强度,提高其耐老化破坏循环的能力。以上应用基础研究可以为彩绘类文物现场保护工艺的改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陕西咸阳杨家湾出土的西汉彩绘兵马俑出现大面积严重风化褪色现象及彩绘层严重脱落、起翘,应尽快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对其进行保护。在系统分析了该批彩绘兵马俑的病害种类及其产生原因后,通过XRD、SEM—EDS和Micro FT-IR对其彩绘颜料成分进行了分析。此基础上,制定了一个系统的修复方案,选取了合适的修复工艺及修复保护剂。结果表明,三乙氧基硅烷缩合而成的树脂胶材料对彩绘层进行回帖后,其强度有了明显的增强。经过自行研制的RFC显现加固剂处理后的彩绘颜色显现出了其古朴清晰的原貌,且颜料附着力增强。  相似文献   

6.
广西富川百柱庙建筑彩绘的保护修复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广西富川百柱庙为明朝修建,该建筑物建筑构件的型式、彩绘、斗拱的制作技法等保留了典型的地方民族风格,是研究古代瑶族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但已年久失修。为了对该建筑进行维修,特别是对建筑内彩绘进行加固修复工作,应用XRD和FT-IR方法分析了彩绘颜料层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全部为无机矿物颜料。以古建筑保存环境和彩绘层颜料化学成分为依据,通过现场实验确定用3%的Paraloid B~72丙酮溶液对彩绘层加固,结果表明该加固剂的渗透性、均匀性、加固强度都达到了对彩绘物的修复要求,加固后彩绘的颜色也较前鲜艳、明亮。  相似文献   

7.
针对粘结硬质、钙化土锈的壁画和彩绘在保护修复中使用的去除剂和显现加固剂复合应用后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测试。从光学角度对明胶膜和加样后膜折射率进行测试,对土锈剩余层粒径与厚度进行测试,又从耐久性、柔韧性等方面对两种试剂复合用的模拟壁画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两种膜的折射率几乎相同,当土锈剩余层粒径在120μm以内,厚度在70μm内的土粒都可以通过显现加固剂进行显现,恢复其古朴原貌,且不触及颜料层。复合应用后对模拟样板老化后性能测试,数据显示各方面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8.
陶质彩绘文物保护用加固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彩绘加固是陶质彩绘文物保护的国际性难题,其加固剂的稳定性需要进行系统、科学、全面的研究,以克服选择材料的盲日性和片面性.本工作对目前国内陶质彩绘文物常用加固剂进行了阐述和比较,分析了我国陶质彩绘文物加同剂使用现状,介绍了国内外在陶质彩绘文物保护用加固剂研究方面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用电子束辐照加固秦俑彩绘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为有效加固秦俑彩绘,选择单体渗透、电子束辐照加固方法进行保护。在最佳辐照加固条件:以2-羟基甲基丙烯酸乙酯为单体,用1MeV2.0mA 60kGy电子束辐照可有效地加固秦俑彩绘层。加固后的陶俑表面没有出现光泽,彩绘层颜色鲜艳如初,生漆层、颜料层也再无起翘、脱落现象,干燥、自然。  相似文献   

10.
钓鱼城悬空卧佛受岩石材质、赋存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彩绘颜料层出现起甲、粉化及脱落等病害。卧佛彩绘颜料除蓝色外,多数是矿物颜料。彩绘直接绘制在岩石雕像表面,无地仗层,且为多层,说明历史上曾多次重绘。根据彩绘病害类型及特征,采用水性有机硅乳液对彩绘进行加固试验,在解决颜料层起甲、粉化病害上具有较好的加固效果。已有的保护修复试验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将有效解决悬空卧佛保护加固工程面临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1.
油画颜料层裂纹是一种常见的病害类型,严重的裂纹会影响作品的视觉效果。裂纹修复所采取的措施应以缓解病害,延续寿命为目标,避免不当修复对其文物价值的改变。本研究通过红外光谱和便携式X荧光能谱分析,初步确定了裂纹产生的原因与材料技法和机械作用力有关,长期的温湿度波动则是最终形成老化裂纹的重要因素。对两类常见的裂纹加固方法比较后得出结论,色蜡改变了原画的光泽度和肌理层,动物胶调碳酸钙更适宜作为裂纹的填补材料。观察修复后的油画保存状况,发现经过修复的颜料层仍存在继续劣化的风险,必须维持保存环境的相对稳定,方可延长修复周期。  相似文献   

12.
欧秀花  李玉虎  杨文宗 《文博》2009,(6):496-499
通过对汉阳陵土质铠甲武士俑的病害分析及借鉴以往的保护与修复经验,本文采用自行研制的具有优良性能的cB材料作为加固材料、具有优异性能的水性氟材料作为粘结材料,对支离破碎、面目全非的汉阳陵土质铠甲武士俑进行保护与修复,使该俑恢复了完整形象,为展示和陈列工作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3.
居延遗址与汉代丝绸之路兴盛密切相关,是历代丝绸之路开拓与畅通的重要历史见证。在人迹罕至的居延遗址T129烽燧附近的地面发现了纺织品残片,伴随发现的有汉代木简和五铢钱。为了了解织物成分和编织工艺,进行了相关的科学分析。使用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了纺织材料为丝,通过视频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确定纺织品采用平纹织法,未经染色,根据织做工艺可定名为汉代常见的绡。该纺织品可作为汉代戍边士卒衣装的标本之一,对于研究汉代西北地区的丝绸之路物质交流和文化传播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赵用贤宅彩绘是江苏明代无地仗层彩绘的重要遗物。为对其进行保护,采用XRD、FT-IR、EDS及视频显微镜等检测分析彩绘成分和结构层次,较为成功地解决了旧木材内油溶性成分极易因溶剂作用带出,部分彩绘上人为涂饰石灰、涂料的去除等技术难点。同时采用接近原胶粘剂性能的复合天然材料(脱色明胶和壳聚糖复配物)加固彩绘,并以溶剂型有机硅材料封护保护。结果表明,保护处理后不仅有效地延长了加固材料的寿命,同时符合可再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15.
壁画保护研究,多集中在正面的保护以及揭取方法和材料的选用。对壁画揭取选用材料性能的系统研究甚少。而对已揭取壁画的破坏与保护的研究更少。已揭取壁画的破坏包含壁画原有的破坏和揭取所用材料蜕变引发的破坏。已揭取壁画具有结构体系的复杂性和破坏类型的多样性,其破坏类型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对此类壁画的保护修复应建立在全面调查、系统研究的理论框架上。其研究内容涉及多学科以及多类型材料和方法的综合运用,其调查内容,也须从壁画制作工艺、材料、环境、破坏类型、原有保护材料以及材料相互作用等方面界定。本工作对西汉早期柿园墓四神云气图壁画的历史状况和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结果无疑对后续的研究、对认识壁画的破坏形式和性质具有重要的作用,更有助于实施对古代壁画的科学保护和修复。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书画,因其年代久远,递藏情况复杂,多数屡经裁切割补、修复重装,故而有很多历史信息或被叠摞或被遮蔽,导致今人不能以肉眼直接观察而获得,而纸绢接补,墨迹、颜料、印鉴的残损也为书画研究者带来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近年来,高光谱技术作为一种非侵入式的光谱成像技术,已逐步应用于各类彩绘文物中,该技术可为中国古代书画研究和保护提供更丰富的信息。本工作以文献调研为基础,简要介绍了高光谱成像的原理及技术特点,对高光谱技术在中国古代书画研究的实践进行总结,梳理了国内外研究者利用高光谱技术在书画、档案及相关彩绘文物的增强显示、物质识别、虚拟修复方面的应用案例,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金坛戴王府属于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内有一建筑上存有大量清代太平天国彩画。因早期建筑失修,彩画保存状态岌岌可危,出现大量病害,主要包括彩画表面酥粉、污渍、开裂、脱落、滋生霉菌等。2014年,针对该建筑内的彩画状况制定了抢救性保护方案,并最终采用整体加固、清洗,局部修复等措施,完成了戴王府彩画的保护与修复工程。经过7年时间,目前彩画保护效果良好,取得了预期目标。此次在戴王府采用的彩画保护技术,可为同类型古建彩画的保护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山东青州香山西汉墓彩绘陶俑胶接材料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书亚  马清林 《文博》2009,(6):71-78
本文利用x射线荧光、红外光谱、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Vy-GC-MS)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山东青州香山西汉墓出土彩绘陶俑紫色、红色和褐色彩绘层中使用的胶接材料,以及取自马腿与马身粘接处的胶接物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彩绘颜料以及马腿粘接物中的有机物均为动物胶。此研究结果为同一时期此类陶质彩绘文物的胶接材料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油画保护性修复是基于对绘画材料属性研究与修复保护的一种科学阐释。为了对中国古代油画进行科学的保护和修复,以清代一件"美国货船油画"为研究对象,围绕项目检测和修复方案制定展开深入研究。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数码显微镜、紫外荧光等仪器并结合化学试剂测试对清代外销油画结构与画面表层污渍及棕色斑点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棕色斑点中铁含量较高,应为铁锈。在保护修复中,应针对画面中锈斑进行清洗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