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晖 《收藏家》2020,(2):19-22
1985年春天,潍坊市坊子区农民在院上水库取土时,发现青铜器3件,青铜提梁卣为其中之一。院上遗址位于坊子区眉村乡院上村西,文化层厚1-2米,地表散见较多商周时期陶片,还有簋、豆、罐等商周器物残片。发现青铜器的墓葬位于遗址西北断崖上。这3件青铜器的出土,为研究潍坊地区夏商以来的古史面貌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2.
探索中国的参与式博物馆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联合荷兰阿姆斯特丹艺术大学开展的"参与式博物馆:机遇、挑战与问题"工作坊每一周都安排不同的教学活动。第一周熟悉主题,接下来是参与式展示、参与式征集、参与式研究,最后进行工作坊成果总结与思考。博物馆1.0传统模式是博物馆自己制作展览、自己发布内容和信息,观众只需要被动接受。而现在的博物馆2.0应该是由观众创作和生成内容,并与其他观众和博物馆工作人员进行分享和交流的一个平台。参与式博物馆是一种新的博物馆理念,其核心应该是创造、分享、互动、交流,博物馆是一个观众能够围绕其内容进行创作、分享并成为与他人交流的场所。  相似文献   
3.
张晖 《神州》2014,(9):43-43
在孔子思想中,“直”作为儒家君子人格中的一个基本特征,提倡的是人的真性情,是具有真诚性情感的人格,体现着孔子对人的真性情的强调和关注。  相似文献   
4.
为了制作陶俑彩绘的仿真样品,探索失传两千年的秦人制作陶质彩绘的原始工艺,根据已知的各种信息,探讨了秦俑彩绘制作的传统工艺,包括生漆添加猪血的作用、生漆层的配方、颜料层的配方、生漆层和颜料层的制作方法、基底陶块的选择等。制作了陶俑彩绘的仿真样品:生漆层厚度为35~68μm;颜料层厚度:红色20~50μm,白色55~70μm、绿色50~70μm、蓝色55~65μm,与秦俑生漆层和彩绘层的真实厚度相近。生漆层中猪血的最适应比例为4%,颜料层中所用粘合剂适宜浓度:明胶:水为1:32,蛋清:水为1:2。仿真样品经过加速老化破坏循环后,可以大体重现彩绘从陶块上起翘脱落的过程。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病害机理,开展彩绘加固或回贴实验等研究提供了基础方法。  相似文献   
5.
翟艳男  张晖  王兆欣 《神州》2012,(34):119
通过教学研究、教学实践,总结出运用仿真演示实验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开发出仿真演示实验教学系统,包括演示实验项目、演示实验视频课件、操作指导书,改革效果显著,为学员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奠定了扎实的专业基础。  相似文献   
6.
房地租赁是明清寺院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大报恩寺毗邻城市,房地租赁在寺院经济中的地位尤其重要。对比《金陵梵刹志》《折疑梵刹志》这两部佛寺志的记载,能发现清代南京大报恩寺房地租赁在明代基础上有长足的发展,种类、数量与收益都有增加,管理制度也更加完备,体现了寺院经济商业化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黄全是一个“老四川”。对于四川的古镇,人家一张嘴就能说出一大串儿来,说实在,很多古镇我都从未听说过。请他当参谋。他欣然同意了。  相似文献   
8.
张东荪论词手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晖 《文献》2001,(4):229-235
张东荪(1886-1973),著名的哲学家、社会活动家.在近现代哲学界中,张东荪以对西方哲学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和把握著称.因为各种原因,对张东荪的研究一直没有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9.
石窟壁画是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但是其保存一直受到可溶盐及相关病害的威胁。研究石窟壁画可溶盐破坏过程是治理和预防这类病害的基础工作,深入的基础研究既需要全面的现场勘测,也需要实验室的模拟研究,能否制作出反映实际情况的试验样品仍然是十分艰巨的挑战。为此,作为一系列应用基础研究的第一步,通过对敦煌莫高窟壁画典型制作工艺和病害情况的调研,在敦煌研究院工作的基础上,规范地制作出便于实验室研究的模拟样品。通过对样品的破坏循环实验表明,所做样品可以重现可溶盐的迁移过程、分布状况和破坏情形。同时,样品的各种性能变化参数能够比较方便准确地测定,呈现的病害状况基本符合文物现场的实际现象,初步实现了石窟壁画病害的实验室模拟研究。本工作建立的模拟方法为深入开展壁画保护的基础科学研究开辟了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存大量的以水泥为基本材料的近现代历史建筑,很多建筑既具有西方建筑美学特征,又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形态,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在长时间的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这些建筑都普遍存在内部结构疏松、强度低的状况,保护这些水泥历史建筑已经成为文物保护工作者一项非常迫切的任务。在水分的长期作用下,水泥内部的微孔结构会由于钙质流失而遭到破坏,产生水泥的酥化现象。为加固保护这类历史建筑,本研究合成了一种亲水性高拉伸的有机硅材料。研究表明,该材料能在不明显改变水泥样品表面外观的前提下实现对酥化水泥样品的加固,经有机硅最佳浓度2%加固后的水泥样品的抗压强度可以提升约1倍。同时,这种加固材料在前期施工阶段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加固剂固化后能够有效填补酥化水泥样品中的较大孔隙,从而达到增加强度的效果。另外,这种加固剂具有亲水性的特征,一方面不会存在强憎水性保护剂所带来的保护性破坏,另一方面在大面积现场施工时不需要使用大量有机溶剂,从而避免其对环境和人体的伤害。本研究对于进一步探索和开发水泥历史建筑的加固材料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