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10年11月,陕西省子洲县裴家湾镇关王岔村出土了6件青铜容器,包括尊、瓿、盘、觚、鼎、提梁卣各1件。本文通过对铜器上遗留的工艺痕迹进行肉眼观察,对铜器的铸型设计、芯撑情况、浇注位置等铸造工艺环节以及铸后加工的细节进行了初步的判断和复原,指出该批铜器的铸造工艺与安阳出土的殷墟前期同类器物基本相同,这一结果对认识和揭示这批青铜器的学术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蕴  卫峰  马明志  高明韬  张明惠  赵赋康 《考古与文物》2012,(3):22-25,67,120,121
唐嗣虢王李邕墓位于陕西省富平县杜村镇北吕村西北,唐献陵陪葬墓区东北方,北临石川河南岸,西南距李凤墓250米;东南距北吕村300米。2004年3月遭盗掘,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组队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该墓为长斜坡墓道、五天井、三过洞、前后甬道、前后墓室、六个壁龛之大型砖券墓葬。因盗掘严重,随葬品大部分佚失,残余壁画亦损坏较甚。本文从墓葬形制、出土器物、装饰壁画三方面简述了考古发掘概况,阐述了发掘与整理中的认识与研究。  相似文献   
3.
陶瓦是龙山时代分布于黄土高原地区的特殊建筑材料。龙山时代陶瓦分为槽形板瓦、弧形板瓦和筒瓦三种类型,分布于陇东、关中西部和陕北地区;大型陶瓦见于陕北地区的高等级地面式(台基)建筑,中小型陶瓦则见于陇东和关中西部地区的地穴式或窑洞式建筑。龙山时代陶瓦并不覆盖整个屋面,而是仅限于屋沿和屋脊等关键位置;不同位置的陶瓦具有不同的形制和组合,不同形制的陶瓦也具有不同的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4.
1997-1998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清水河县西岔遗址进行了发掘.该遗址第一期遗存内涵为龙山时代的永兴店文化,第二期为蛇纹鬲所代表的朱开沟文化.发掘者认为,第三期遗存在内蒙古中南部属首次发现,属于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并倾向于"西岔文化"①的命名.此后,关于西岔文化论者甚少.本文试图就内蒙古中南部、晋中北以及陕北北部龙山时代至殷周之际的考古学材料和研究成果,探讨西岔文化的相关问题.谬误之处,望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5.
马明志 《文博》2009,(5):16-24
河套地区以朱开沟遗址一至四段墓葬及白敖包墓地等为代表的遗存,其主体内涵表现在大量的偏洞室墓、带有壁龛的竖穴土坑墓、流行以家畜下颌骨随葬,以及最为常见的双耳罐、单耳罐、三耳罐、高领罐等典型器类,年代相当于龙山时代末期至夏纪年阶段。此类遗存曾被学界先后归入客省庄文化和朱开沟文化。本文从其多层面的文化内涵分析入手,将其文化性质界定为齐家文化晚期遗存,并认为它与客省庄文化、大口文化和朱开沟文化分属于不同的文化谱系。齐家文化进驻河套,占据了大口文化河套西北部,打破了原有的文化格局。齐家文化在河套地区的突现是仰韶晚期以来甘、青、宁地区文化多次向北方地区东进浪潮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东进浪潮源源不断地为北方多种文化的形成带去新的因素,丰富了北方文化传播带的内涵,促进了西部文化与北方土著文化以及东部诸文化的交融和人群聚合。这是齐家文化东进河套地区的宏观背景,也是理解这一区域仰韶晚期之后许多突变式文化现象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6.
枣树沟脑遗址位于陕西省淳化县润镇乡梁家行政村辖区(图一).2006年4~7月,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淳化县博物馆等单位首次发掘该遗址时,获得了一批重要的考古资料,尤其先周时期的文化遗存极富特色.  相似文献   
7.
陕北地区处于我国北方游牧文化带的中段,在中原青铜文化和欧亚草原青铜文化的相互交流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东周时期,活动于该地区的人群较为复杂,出土铜器也表现出多元复杂的特征。本文对陕北出土的部分东周铜器及冶铸遗物进行了金相组织观察、元素成分分析以及铅同位素比值分析,研究表明东周时期陕北地区不同文化属性的铜器在矿料来源的选择上有所不同,从冶金技术的角度印证了东周时期陕北地区文化因素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陕西横山黑水沟遗址出土炉渣、坩埚残片及铜器残块等进行了科学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经分析的炉渣样品皆为较典型的合金熔炼渣,炉渣内普遍存在铜合金颗粒;锡石、铅氧化物等物相的存在,证实了锡、铅等合金元素曾参与了熔炼反应。部分样品中高锡铜颗粒的存在,显示此过程系有意识的合金化生产活动,且使用了铜、锡(铅)等较纯的金属物料。铜器残块的分析结果还显示该遗址存在对铜器的回收、重熔。作为陕北地区目前所见最早的青铜冶铸遗存,黑水沟遗址铸铜遗物的研究对于认识该地区先秦时期青铜产业发展及其与中原地区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子母相权”是我国古代货币流通领域的一种历史现象,关于“子母相权”,古人多有论述,其中论述较早且意义较明确的是东周时期的单旗(单穆公)。他说:“古者天灾降戾,于是乎量资币,权轻重,以振救民。民患轻,则为之作重币以行之,于是乎有母权子而行,民皆得焉。若不堪重,则多作轻而行之,亦不废重,于是乎有子权母而行,大小利之。”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陕北地区仰韶时期陶器的产源、烧造工艺、技术传播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情况,应用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仪、热膨胀分析仪对陕北榆林横山大古界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出土的古陶残片主次量化学组成、烧成温度进行了测试,并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部分样品的抗压强度。分析结果显示:这批陶器原料取自当地,主要是"自烧自用",陶片中Al2O3含量偏高,外观红色主要是Fe2O3含量偏高导致,烧制温度约为950~1050℃,此项研究为进一步保护修复提供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