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康熙、雍正、乾隆以及嘉庆朝所建的宫殿,在传统礼制规定内,其宫殿环境、建筑布局及艺术等力求贴近现实生活。表现出创造惬意的环境和方便舒适的建筑、满足皇帝的理政及生活要求等一系列特性。这也构成了“乾隆时期”宫殿建筑的整体风格。  相似文献   
2.
从现存图样资料看清代晚期长春宫改造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调研现存的图样和文字资料,逐步深入地考察了清代晚期长春宫改造工程的过程和工程项目,从而揭示了今天故宫博物院长春宫一区原状陈列展览所无法展现的历史面貌,并以此为线索对于清代宫廷生活、建筑空间及其使用、审美好尚进行了初步分析,特别着重分析了咸丰皇帝和懿贵妃(后来的慈禧太后)在这里扮演的历史角色。  相似文献   
3.
中美合作故宫倦勤斋保护工作现正针对通景画部分采取保护措施。在保护试验和初步实施过程中,中外专家在通景画文物是否揭裱和如何揭裱等问题上,就保护原则、方法、材料等方面展开了多层次的沟通。本文就保护工艺总则与文物真实性.揭取试验和文物安全优先原则、裱褙工艺和保护做法的可逆性原则、全色做法与保护工作的可识别性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百年未有的新变局和新挑战为复兴中华传统文化提供了机遇与挑战,传统建筑文化中的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同样如此。传统营造技艺能否保护与传承下去,取决于是否能够获得社会需求和市场规律,政策的倾斜,以及社会文化意识等三方面的支撑。同时还须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生产型传承”、创造保障条件、传统建筑营造与文物建筑保护维修等关系问题。传统营造技艺从概念上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在保护方法上包括抢救性保护、建造性(生产性)保护、研究性保护、数字化保护等。“技艺”传承的不仅仅是手艺更应该是文化。只有在全人类文明视域下认识中华文明的特征和价值,才能重视中华传统文化观念形态和知识体系构建中的问题,也才能充分发挥传统营造技艺的传承作用,并使传统技艺中的精髓获得延续。  相似文献   
5.
故宫建福宫遗存了大量石质构件,其风化现象比较严重。为评价其保存状况,对建福宫石质构件的划痕宽度、回弹性能、自由渗水率、表层波速与透射波速进行取点测试,与新鲜石材数据对比后,证实其风化程度比较严重,需要进行后续的保护处理。同时还对影响建福宫石质构件风化的环境因素进行测试分析,研究了环境因素与石质构件保存状况的关系,为病害分析乃至保护操作提供了数据及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乾隆时期清宫内檐装修用掐丝珐琅与铜鎏金构件制造的传统工艺及其科学性,本研究采用金相显微观察、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方法,对故宫符望阁建筑内檐装修用掐丝珐琅和铜鎏金构件的金属部分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显示,掐丝珐琅构件的金属部分使用纯铜材料焊接而成,所用焊料为不同配比的Cu-Zn-Sn合金,而铜鎏金构件使用黄铜材料铸造而成,并在表面錾刻出纹饰,这两类构件金属部分表面都曾进行过传统鎏金处理.依据以上分析总结出的这两类构件的制造方法与流程,与文献或相关研究记录的清代传统技术相符,还可为进一步的保护工作提供一手的资料与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钴蓝颜料(Smalt)在故宫建福宫彩画中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勇  曲亮  成小林  杨红  王时伟 《文博》2009,(6):276-279
钴蓝颜料(Smalt)是一种产自欧洲的进口蓝色颜料,是一种经过研磨的钴玻璃粉末,从十五世纪中叶开始广泛用于欧洲油画与壁画中。在故宫的建福宫中发现有这种钴蓝颜料(Smalt)。但在明清文献中,钴蓝颜料(Smalt)尚无明确记载。本文主要对始建于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的建福宫内檐脊枋彩画进行了调查和采样,采用显微镜分析和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蓝色颜料的种类和彩画结构,特别是钴蓝颜料(Smalt)使用的时代和分布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建福宫建造时,靛蓝是一种经常使用的蓝色颜料,故宫建福宫钴蓝(Smalt)颜料的使用时代晚于建筑的建成年代(公元1742年),而且一般与颗粒大小接近的石青混用。  相似文献   
8.
清代内务府样式房机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现存的清代宫廷档案和各处收藏的样式房图文档案为资料基础,对应分析样式房“设计成果”与“职掌”及其工作记录,笔者运用校雠研究等方法,探讨了清代样式房的隶属情况、职掌范围、历史地位三个基本问题。据作者研究,清宫样式房隶属内务府,亦常随工而徙,其职掌包括建筑设计和监察工程等内容,在清代皇家建筑业体系中具有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遵循的总原则是室内视觉环境的真实性原则、光辐射的文物安全优先原则、展示照明装置的可逆性原则和可识别性原则。以室内光环境实测为研究基础,论证了适用于倦勤斋的照明标准,同时估算室内文物的年曝光量,推算展示时间,确定参观模式。确定经过隔紫、隔红、降强度的天然光为室内照明的主要光源。对于透光装置和材料进行改造,对于历史灯具进行复位并提出电气改造建议。初步提出"历史光环境是倦勤斋值得保护的重要元素之一"。该研究提出的对于内檐文物兼顾整体保护和鉴赏的视觉环境,为倦勤斋的开放提供了部分理论和技术支持,对于故宫的同类保护项目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使用X射线衍射(XRD)、离子色谱(IC)、光学显微(OM)及显微红外光谱(Micro-FTIR)等分析手段,对故宫灵沼轩建筑金属构件的锈蚀产物样品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探讨了构件的病害成因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钢铁质构件的主要锈蚀机理为大气环境下的电化学腐蚀,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及自身的材质、加工特点,均可对锈蚀程度产生影响;而金属构件的断裂、变形,除了构件自身的材料特性外,还与其承受的构造应力、环境高低温交变以及不恰当的填充材料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