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故宫的内檐彩画中时常会发现有从欧洲进口的蓝色颜料Smalt。本项研究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和扫描电镜分析,初步确定了蓝色颜料Smalt在建福宫使用的区域,并结合建福宫的历史档案,推测蓝色颜料Smalt可能使用的年代。石青和Smalt混合后作为蓝色绘画颜料的工艺也很有特点。此外,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本文确认了蓝色颜料Smalt的褪色和表层阳离子的流失状况。  相似文献   

2.
中国历史上的钴显色材料有颜料、玻璃、陶瓷釉。花绀青、钴蓝属历史颜料;钴显色蓝色玻璃可能始于西汉;钴显色蓝色陶瓷釉始于战国陶胎釉珠,唐朝唐三彩陶瓷釉发展成多个品种。钴显色材料有国产钴土矿类和进口Smalt类。原料矿中带入的锰、铁、镍、砷、铋等杂质对色彩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常熟彩衣堂建筑彩画是江南地区古建筑彩画中的杰出代表,可一直存在彩画的部分色彩与传统图案用色难以对应的问题。为明确彩衣堂彩画蓝色颜料的使用情况,在前期研究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对采集的样品采用光学显微镜、激光显微拉曼光谱仪、X射线荧光分析仪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彩衣堂彩画使用了蓝色有机颜料花青和矿物颜料石青,蓝色纹样处一般只有作为底色的花青残留,从而使得显现的颜色与传统图案用色无法匹配。  相似文献   

4.
《文博》2017,(4)
本文通过粉末偏光显微和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方法,对西安周至胡家堡关帝庙壁画的颜料进行科学分析。结果表明,关帝庙壁画颜料包括天然无机颜料和人工合成颜料共10种。其中红色为朱砂、铅丹和铁红;黄色为铁黄;黑色为炭黑;蓝色为人造群青、有机蓝和钴蓝;绿色为人造氯铜矿和巴黎绿。推测光绪七年建献殿时绘制献殿壁画,同时重绘正殿壁画。壁画中的关公形象为典型关公造型,具有戏曲化特点。蓝色颜料的使用应为突显特征服饰和兵器,也与人造群青的大量使用有关。关帝庙壁画颜料分析结果为壁画保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并为丰富关中地区清代壁画颜料研究提供补充资料。  相似文献   

5.
泰州南山寺历史上曾为皇家寺院,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南京博物院对南山寺大雄宝殿的古建彩画进行保护方案设计,是1949年以来首次对该建筑彩画进行检测分析。通过少量颜料采样,进行超景深显微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拉曼光谱分析。结果表明红色颜料为朱砂,蓝色颜料为人造群青,绿色颜料为氯砷钠铜石,白色颜料为石灰石。检测分析结果为江苏地区较高等级的寺观建筑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佛光寺东大殿现存彩画为研究对象,应用拉曼光谱、FT-IR、XRD、SEM-EDX等多种分析方法对彩画制作材料及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东大殿彩画主要以铅丹、朱砂、石青、石绿、高岭土为颜料,以动物胶为胶结物在木构件表面直接作画,属于无地仗彩画类型;在颜料的搭配使用上,以红、蓝色颜料作画时选用白色颜料打底,而以绿色颜料作画时则选用红色颜料打底,充分发挥了冷暖色和互补色之间的对比效果,体现了极高的色彩学造诣,这在国内外彩画研究中尚属首次。该分析结果为唐代建筑彩画制作工艺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同时为后续开展的保护修复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光纤反射光谱是一种完全无损的颜料鉴别方法,适合用于精美珍贵的彩绘文物颜料工艺研究。光纤反射光谱在国际文物研究领域已成为一种较成熟的方法,而国内由于缺乏反射光谱数据库限制了其应用。因此,本研究探讨了颜料颗粒度和产地对反射光谱的影响,对蓝色系、绿色系、红色系和黄色系颜料的反射光谱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并将其用于故宫博物院建筑彩画和书画文物的颜料分析中,证明光纤反射光谱确实是一种快速有效的颜料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
1814年在意大利壁画中发现的一种含Ca、Cu和Si的蓝色颜料,曾被认为是最早的合成颜料。但同样的颜料在埃及遗址中发现作为装饰物,称为“埃及蓝”,古埃及(公元前2600年)把它作为青金石的仿制品,然而到了公元700年,该制作技术失传了。与“埃及蓝”同时出现的是呈孔雀石青绿色调的“埃及绿”,它和“埃及蓝”有同样的元素组成,它通常用来装饰叶片。研究人员曾通过电镜、X衍射、微区拉曼和紫外可见光分析.  相似文献   

9.
对北京故宫来说,5月绝对是残忍的季节。先是有展览文物被盗,后有案件侦破后赠送锦旗,“锦旗”上有错别字事件。再后来,倍受争议的建福宫“会所门”出现了,一直在宫门内过太平日子的故宫,一时间竟手足无措。所谓“会所门”即“建福宫涉嫌做顶级会所”被披露。先来简单回顾下该事件的原委:5月11日,央视主持人芮成钢在微博上曝光,故宫建...  相似文献   

10.
S.Pagès-Camagna 《文博》2009,(6):455-462
埃及文明在矿物方面的知识总是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这方面就包括使用多种黄色矿物绘制颜色相近的色彩。对这些颜料的准确鉴定将拓展人们在彩画方面的研究。画家所使用的颜料非常丰富,除了同时代直接从埃及地面采集的自然颜料外,还有大量像埃及蓝这类合成颜料的应用。对法国的这些藏品的研究将使人们可以追溯几个世纪以来这些颜料的演变和替代过程以及一些从其它地区尤其是东方国家引进颜料的过程。一些颜料的稳定性及其它特性使得其保存状况令人惊讶。卢浮宫博物馆在塞加拉的任务是进行一个埃及晚期(公元前378年一公元前341年)典型群葬墓的发掘工作。发掘出的木质棺材上记载了该墓葬的埋藏时间是Nectanebo二世法老执政的第2年,这是埃及第三十王朝的最后一任法老。该研究涉及以木质为基材的出土物,它包括二十个完整的或破碎成碎块的像盒子一样的棺材。研究通过在双筒显微镜下对文物进行微量取样,而后将样品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一能谱分析以及显微拉曼光谱分析,从而确定样品中矿物的成分。此外还对样品进行微量化学分析以确定其残存的痕量胶料。彩色颜料包括埃及彩画同时代的传统颜料一黑色,白色,红色,黄色,蓝色,绿色和镀金,同时还包括一些不常见的粉红色或橘色颜料,它是一种外来的、易碎的颜料,成分为五硫化二砷,又称雄黄。  相似文献   

11.
陕西安康紫阳北五省会馆壁画颜料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陕西安康紫阳北五省会馆壁画是目前陕西省境内发现的最大的一处建筑壁画,为了解其颜料组成,本工作采用X射线荧光、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激光显微拉曼光谱及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颜料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五省会馆壁画除正殿发现一处红色染料外,其他均为无机颜料;红色颜料主要是铅丹、朱砂、铁红;绿色颜料为氯铜矿、石绿、斜氯铜矿;蓝色颜料的主要成分是普鲁士蓝、smalt、石青;黄色颜料为雌黄、铁黄;褐色颜料的主要成分是铁红及铅丹的变色产物二氧化铅;黑色为炭黑;白色颜料主要是铅白,且多使用铅白作为调色颜料。研究结果对于了解清代民间壁画的制作工艺,丰富对陕西建筑壁画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阿尔寨石窟壁画颜料的拉曼光谱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拉曼光谱对内蒙古阿尔寨石窟壁画不同颜料进行了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绿色颜料为碱式氯化铜、蓝色颜料为蓝铜矿、白色为方解石、红色为朱砂、黑色为碳黑。这为阿尔寨石窟壁画进行研究及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也表明,拉曼光谱简便、快速、对样品要求量小.对样品无损分析,符合文物材质分析的要求,并可得到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作为快捷的无损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壁画文物的现场分析中.本文利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析了西藏拉萨大昭寺转经廊壁画,选取部分样品,利用实验室X射线荧光分析,发现所分析颜料的主要显色元素具有一致性,并利用拉曼光谱确定了壁画颜料的成分.通过比较研究,发现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可确定大部分色彩较为纯正的颜料的成分,同时,由于西藏拉萨大昭寺壁画颜料的杂多性,对于含砷的橙色颜料、含砷或含铅与含铁的黄色颜料、含铜砷的绿色颜料、含钙硫的白色颜料、群青与孔雀石的混合颜料则需结合拉曼光谱确定之.本研究工作显示,利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开展现场检测,可极大地减少实验室分析样品的取样数量,有利于壁画颜料的无损分析与微损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广元千佛崖莲花洞造像的制作工艺与彩绘颜料成分,利用体视显微分析、金相显微分析、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对其进行物相和成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莲花洞造像彩绘直接绘制在岩石雕像表面,无底层。彩绘颜料分为多层,最多有三层,说明历史上至少有两次重绘。红色颜料为赤铁矿、朱砂;蓝色颜料主要为青金石与石青;绿色颜料为石绿、碱式氯化铜;白色颜料为硫酸铅。同时也表明,拉曼光谱分析彩绘颜料成分组成简便、快速、对样品要求量小,对样品无损分析,符合文物材质分析的要求,并可得到准确的信息。造像彩绘制作材料及工艺的分析结果为莲花洞造像彩绘保护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Pre‐Romanesque murals at Kosto?any pod Tríbe?om, Slovakia,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portable X‐ray fluorescence and by microanalytical methods to identify painting materials (pigments and binders), and to explain the degradation of colours. Today, missing green and blue shades have been re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residual concentrations of Cu, which correspond to copper chlorides—products of salt corrosion of the copper carbonates azurite and/or malachite, accelerated by micro‐organisms. As confirmed by powder X‐ray microdiffraction, original minium (Pb3O4) has been transformed to brown–black plattnerite (PbO2). In increased humidity, even insoluble pigments are washing down from the walls and the intensity of colours further diminishes.  相似文献   

16.
这篇文章是对四件附着有硅酸铜钡颜料的中国古代器物的研究。其中三个样品是彩陶颗粒,来自甘肃省张家川马家源遗址,它属于战国晚期(474-221BC)。另外是对山东章丘威山汉墓壁画上的(206BC-8AD)单个晶体的单独研究。一个彩陶颗粒样品和单个晶体表明有中国深蓝(BaCu2Si2O7)存在,这是一关于硅酸铜钡的新发现。相对于已知道中国蓝(BaCuSi4O10)和中国紫(BaCuSi2O6),这种BaCu2Si2O7成分被称为中国深蓝,该彩陶颗粒的颜料层也含有中国蓝中国紫。还运用了SEM和EDX对其表面形态的分析和通过拉曼光谱对中国蓝、中国紫元素成分的分析。x射线对单个晶体的分析知道了BaCu2Si2O7化合物的结构。通过现代仪器的综合分析研究,推断前期硅酸铜石英相谱图,白色Ba2CuSi2O7成分,仅有很小的可能性在历史遗迹中找到该颜料。  相似文献   

17.
The study deals with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samples related to the production of a blue pigment/smalt. The samples examined come from the regions of Soví huť and Horní Blatná (north-west Bohemia) dating to the 16th and 17th centuries. These locations are often mentioned in relation to the discoverer of smalt production technology: Christopher Schürer. The aim of the study is to evaluate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samples from both localities as well as with respect to the ores occurring in the given regions. The sample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basic groups. The first clearly represents smalt (potassium glass coloured with cobalt), while the second apparently constitutes the samples of the so-called ‘speiss’ (an aluminosilicate mass with metallic compounds). The analysis of the smalt confirmed the representation of minor elements bismuth and nickel (always) and uranium and molybdenum (rarely), which are found in Co ores from the Ore Mountains. The paper is the first to present the composition of actual blue pigment finds originating directly from the production sites, while the available literature has so far only reported the results of analyses of the pigments already used when referring to the Ore Mountains.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彩绘艺术中应用青金石颜料的产地之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进玉 《文博》2009,(6):396-402
青金石(1azrite;Lapislazuli)是中国古老的传统玉石之一,其化学组成为(Na,Ca)7-8(AlSi)12(O,S)24[SO4,C12(OH)2]。由于青金石具有美丽的天蓝色,所以,我国古代很早就把它作为彩绘用的蓝色颜料。据调查研究,我国现有1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石窟寺等遗址中保存的彩绘艺术品中都应用了青金石颜料,例如新疆、甘肃、陕西、青海、宁夏、河南、山东、山西、辽宁、四川、重庆等。从发现青金石的石窟位置来看,大都是丝绸之路上的佛教文化遗址。丝绸之路也被称为宝石之路。通过对敦煌石窟所属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东千佛洞等石窟的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北宋、回鹘(Uigur)、西夏、元等十余个朝代的洞窟中取样,经采用x一射线衍射(XIKD)、X荧光(XRF)分析,证明在北魏至元的石窟壁画、彩塑艺术中都应用了青金石颜料。采用扫描电镜(SEM)及其电子探针(EPMA)对历代青金石颜料的显微形貌、晶粒或颗粒大小、晶界情况、物相组成、晶相、微量元素等进行了分析。采用质子激发x荧光(PIXE)分析方法分析了敦煌、麦积山、炳灵寺石窟等不同石窟、不同朝代的青金石颜料,获得了该颜料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对青金石颜料中所含的Mn、Cr、As、Ti、sr、Sb、Zn等微量元素作了讨论,又与XRF、XRD、SPMA分析结果作了对比,并与阿富汗、独联体等国外青金石矿产品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9.
The painted fragments collected during the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campaign in the San Giovanni Battista church in Cevio represent a unique patrimony of Romanesque wall painting in Tessin, Switzerland, having a strong stylistic linkage with the Lombardic art of the same period. The archaeological and stylistic research allowed the fragments to be dated between the 11th and 13th centuries ad and to group them in three chronological phases.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p‐XRF, OM, SEM–EDS, FTIR and XRD) was aimed at characterizing the pigments and the pictorial techniques used. Important changes occurred in terms of some pigments used during the 11th and 12th centuries: in particular, azurite was used to decorate the earlier wall paintings while lapis lazuli was used for the 12th‐century ones. During the second period, lead‐based pigments (lead white and minium) were introduced into the palette. The use of natural yellow and red ochres and green earth was common for the three periods. The fresco technique was generally used, except for the application of azurite and lead‐based pigments, where the a secco technique was adopted. The integrated research is a contribution to the knowledge of Romanesque art in the Insubric Reg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