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1.
1957年11月2日,毛泽东应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的邀请,率中国党政代表团访问苏联,参加十月革命40周年庆祝活动,并出席64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这是毛泽东第二次访问苏联,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出国访问。我们和赵仲元当时都在中共中央办公厅翻译组,参加了前期的准备工作,并随团赴莫斯科参与了翻译工作。  相似文献   
2.
2007年是我们的老领导杨尚昆主任诞辰一百周年。我们原中办翻译组的几位已年愈古稀的老人聚在一起,深切缅怀我们敬爱的恩师尚昆同志,回忆起五十多年前我们这几个二十多岁政治幼稚、缺乏经验的青年翻译,在尚昆同志直接领导和亲切关怀下,逐渐锻炼成长,为毛主席、党中央服务十来个年头的难忘历程。  相似文献   
3.
1957年6月,原苏共中央主席团里的元老派发起了一场反对第一书记赫鲁晓夫的突然袭击,要求撤销赫氏的一切领导职务。在旷日持久的激烈的争论中,主席团不少成员站到元老派一边,形成了多数。但赫氏和支持赫氏的主席团成员坚决反抗,力主主席团无权罢免第一书记,要求立即召开中央全会。元老派极力抵制召开全会。在由国防部和克格勃连夜派飞机接到莫斯科的中央委员的强烈要求下,元老派被迫同意召开了中央全会,赫氏化险为夷,转败为胜,打败了元老派,  相似文献   
4.
中共其他领导人会见尤金 在毛泽东接见尤金大使后,阎明复当即返回北京,同中办翻译组的同志们连夜把苏共中央给中共中央的信译成中文,并将毛泽东和尤金的谈话记录整理出来,交给杨尚昆主任,在4月8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前由中办机要室印发给参加政治局会议的领导同志,然后又乘飞机回到武汉,将上述文件交给了毛泽东的秘书叶子龙,转呈毛泽东.  相似文献   
5.
1958年9月5日苏共中央举行全会,决定在1959年1月召开苏共第二十一次非常代表大会,审议1959年至1965年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消息传来,在中国国内引起不少疑问:1956年苏共二十大通过的1956年至1960年的第六个五年计划才执行了三年,为什么要提前召开代表大会审定七年计划?中国驻苏使馆反映,据苏方朋友称,“六五”计划执行情况不佳,与其到期完不成,不如搞一个新的长期规划,把“六五”计划的最后两年包括在内,好向党内外有个交代。也有朋友分析,中国的“大跃进”、毛泽东关于中国有可能比苏联先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对不甘心成为“落在后头的共产主义者”的赫鲁晓夫刺激极大,他搞的七年计划实际上是苏联版的“大跃进”。随后苏联报刊陆续发表了一些宣传苏联加快共产主义建设的文章。1958年11月苏共中央全会通过了七年计划草案并公开发表供全民讨论。计划草案中巨大的数字、宏伟的承诺,使人议论纷纷。对苏联的“洋跃进”,知情的中国朋友大都乐观其成。  相似文献   
6.
1977年8月底,邓小平在会见来华访问的南斯拉夫总统铁托时说:"过去我们两家吵架,主要是我们方面不对,但也不能说你们讲的、做的都正确,过去的事情一风吹,一切向前看,你同意不同意?"铁托非常赞同邓小平对两党关系问题的意见,认为这个问题的解决,不仅对中南两国关系,而且对国际工人运动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7.
20世纪50年代末,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说过,国务院有外交部,中共中央有联络部,中央办公厅有个小外事机构,这就是中办翻译组。最近,我们当年在中办翻译组工作过的几位同志,聚在一起,回忆了翻译组的成立经过、所做的工作,以及撤销的情况。尽管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谈起50多年前的往事,不少细节又浮现在眼前。我们作为那个不寻常时期的中央领导的俄文翻译,见证了中苏两党、两国关系由友好到破裂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8.
赫鲁晓夫对中国“大跃进”运动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大跃进”运动的提出 中国“大跃进”运动的提出,受到苏联“赶超美国”口号的影响。1957年5月22日赫鲁晓夫在苏联农业工作会议上提出苏联于最近三四年内在肉类、牛奶、黄油的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的口号。当时莫洛托夫坚决反对,认为加快增加肉类和牛奶的产量,会把整个生产计划打乱,吃亏的将是重工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