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山东危山西汉墓出土陶器彩绘颜料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为研究山东危山西汉墓出土彩绘陶器颜料成分,采用偏光显微镜、显微拉曼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危山汉墓陶器彩绘颜料有朱砂、铅丹、中国紫(汉紫BaCuSi2O6)、铁红、铁黑、白土等。中国紫颜料首次在山东省的发现,扩大了该颜料的使用区域,具有重要的考古学意义。另外,还在紫色颜料中分析出了BaCu2Si2O7蓝色晶体,这是继中国蓝中国紫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  相似文献   
2.
为做好蓬莱小海2005年新出土三艘古船的脱水保护工作,采集了2.3号船的船材、两船之间地下水、船下淤泥和近海海水样品,委托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检测了样品中主要离子的含量。检测结果表明,木材和淤泥中的主要离子含量远远高于海水和地下水中的;木材腐朽的程度愈严重,其离子量含量也愈大。测试数据和方法对今后古船脱盐和脱水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漆器的发展历史入手。总结前人在生漆、漆膜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加强漆膜材质、结构及其劣化等方面的研究,以期更好地做好漆器的脱水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探讨出土汉代夹纻胎漆器的金银装饰工艺,本研究运用显微镜等仪器,对山东日照海曲汉代墓地出土几件夹纻胎漆器的金银装饰工艺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金饰片多镶嵌在漆灰层上的漆膜层中,银饰片和银构件多镶嵌在漆膜及漆灰层中;在金银饰与漆膜接界处有出于保护目的,且与周围图案相协调的描饰;金银装饰上的描饰与其周围的描饰图案融为一体。夹纻胎漆器的金银装饰工艺因金银饰件面,与漆膜层面高低,分为"粘贴"和"镶嵌"两类,本研究样品中暂未发现粘贴工艺。结合现代漆器装饰工艺调查结果,初步探讨了几件夹纻胎漆器金银的镶嵌工艺流程。本研究可利于汉代夹纻胎漆器金银装饰工艺的发掘、利用与传承。  相似文献   
5.
为进行山东日照海曲墓地出土夹纻胎漆器的脱水保护工作,在对19块残块样品结构、材质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分析技术对Haiqu07漆膜及现代生漆进行了分析。古代漆膜的红外图谱主要吸收峰和现代生漆的基本相同,说明漆膜结构的抗老化能力较强,具有超稳定性,且溶有颜料的漆膜的抗热稳定性高。本结果可为研究我国古代漆膜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6.
山东运河位于京杭运河中段,由隋代开凿的永济渠和元代开凿的济州河、会通河连接而成,运河所过济宁市汶上县南旺镇,海拔38米,是整个京杭运河的制高点,号称“水脊”。元、明两代先后修筑了济宁会源闸枢纽和汶上南旺分水枢纽,解决了会通河“水脊”槽运水源问题,构筑了元明清三代南北唯一的水路大动脉。  相似文献   
7.
在山东新泰周家庄东周时期的一墓葬中,出土了一把具有吴国兵器特征的青铜剑,在该剑的剑格内,发现了一薄层用于镶嵌固定各种形状绿松石的白色物质。为分析此物质,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该白色物是一种具有饱和脂肪酸酯类结构和羧酸结构的混合物,与多种天然胶粘剂的标准红外光谱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样品的红外谱图与虫胶(漆片)的匹配度最高。同时用附带有能谱仪的扫描电镜(SEM-EDS)分析了该样品,结果表明样品不含元素氮,因而可排除蛋白质胶和生漆类等含氮的天然胶粘剂。  相似文献   
8.
2008年5月山东临淄山王村俑坑出土了数量较多的彩绘陶质文物,为了了解彩绘颜料结构和成分,采用粉末偏光显微法、剖面观察结合拉曼光谱分析对彩绘文物表面颜料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批陶质文物表面彩绘是以白灰做地仗层,由碳酸钙、白土、铁黑(Fe3O4)、铁红(Fe2O3)、朱砂等颜料调和而成,且厚度不均。在个别样品中发现了少量的中国蓝颗粒(BaCuSi4O10),这是这次分析中较为重要的发现,此分析结果也可为考古研究提供科学信息。  相似文献   
9.
山东定陶县灵圣湖汉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圣湖汉墓(M2)整体呈"甲"字形,地上墓室为人工夯筑。墓圹近方形,四壁用木板贴护。木椁周围有大量积砂,顶部及周边用青砖封护。椁室为大型"黄肠题凑"建筑,由前、中、后三墓室和侧室、门道、回廊、外藏室、题凑墙组成。该墓是目前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的大型"黄肠题凑"墓葬,是研究汉代"黄肠题凑"葬制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0.
山东日照海曲墓地出土夹纻胎漆器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进行山东日照海曲出土夹纻胎漆器的脱水保护工作,选择了19块残片,运用体视显微镜观察(OM)、X光探伤机拍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方法,对残片的制作工艺、材质进行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该批漆器是实用器;其苎麻之间无漆灰层粘结,有别于现代制作工艺;其易存水,是使其易遭受腐蚀的重要因素。本分析结果可为研究我国古代夹纻胎工艺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