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钧窑大部分产品的基本釉色之一是各种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为了探讨釉层呈乳光蓝色及其深浅的原因,利用聚焦离子束、场发射扫描电镜(配备EDS)、高分辨率透射电镜(配备EDS)、穆斯堡尔谱仪以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手段,对7片出土于河南禹县钧窑遗址的具有深浅不一蓝色釉层的残片样品进行科学分析。结果发现,钧窑蓝色系釉层的主要着色剂为Fe2+,其含量的增加能够使釉面蓝色饱和度增大;此外,釉层中存在着大小不一的分相液滴,小液滴尺寸增大,能够使蓝色釉面颜色偏绿、明度提高。即钧窑蓝色乳光釉的呈色是化学成分和显微结构的共同作用,也是对可见光散射和吸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最早烧制高温陶瓷的国家,从原始瓷开始,含铁原料制作的颜色釉瓷贯穿了整个中国制瓷的历史,从而产生了呈色各异、品种繁多的铁釉瓷.为研究影响铁釉瓷呈色的各类因素,本工作综合应用成分分析方法,对一些典型的铁釉瓷品种进行定量测定.研究表明:高温铁釉中Fe2O3的含量范围从1%至高达约18%,铁的含量对釉的呈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窑炉的烧成气氛和原料中的TiO2含量变化会影响Fe2+、Fe3+的生成比例,从而使釉色发生改变;另外,原料中MnO的含量、施釉工艺等也会对釉色产生影响.研究结果将对我国高温铁釉瓷制作技术的产生、发展有一个更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3.
中国历史上的钴显色材料有颜料、玻璃、陶瓷釉。花绀青、钴蓝属历史颜料;钴显色蓝色玻璃可能始于西汉;钴显色蓝色陶瓷釉始于战国陶胎釉珠,唐朝唐三彩陶瓷釉发展成多个品种。钴显色材料有国产钴土矿类和进口Smalt类。原料矿中带入的锰、铁、镍、砷、铋等杂质对色彩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使用偏光显微镜、X射线荧光分析仪(XRF)分析了两件战国时期的乳钉纹管形器MB11和MB26,两件器物均含有玻璃相和肉眼可见的石英颗粒。XRF分析结果显示,MB11和MB26器表化合物的成分相同且含量接近。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X)、拉曼光谱仪等确定MB11为费昂斯和玻璃制品的过渡制品,石英砂颗粒粒度4~500μm之间者占97%,500~2000μm者仅占3%。SEM-EDX分析表明MB11蓝色玻璃体为Na_2O-CaO-SiO_2,同时含有少量的助熔剂PbO和BaO。一般认为,Na_2O-CaO-SiO_2是西方古玻璃的主要化学成分,而PbO-BaO-SiO_2是我国独创的古代玻璃体系。此次在Na_2O-CaO-SiO_2玻璃中发现有少量的PbO和BaO,可视为我国古代玻璃使用助熔剂的过渡转变之一例。  相似文献   

5.
青海大通县出土汉代玻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共对12件玻璃样品进行化学组成分析.其中,部分样品还进行了密度测定,X 射线衍射分析和显微镜观察.此外,还对一颗黄色玻璃珠的表面层进行 SEM-EDX 分析.结果表明,该玻璃珠表面有金箔涂层.根据分析结果,青海大通县出土玻璃的基础成分可归为三类,即铅钡玻璃(Na_2O-PbO-BaO-SiO_2系统玻璃),钠钙玻璃和钾硅玻璃(K_2O-SiO_2系统)。此外,还对玻璃的来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西周至南北自制玻璃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玻璃起步较晚,大体始于西周初或先周(殷末),主要是蓝色、浅蓝色或绿色玻璃珠管,与玉、玛瑙配合制成“杂佩”。其时玻璃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并含有少量铅、钡,故称为铅钡玻璃,与西方钠钙玻璃不同而独树一帜。春秋战国时期,西方蜻蜓眼玻璃珠输入我国,从此,以仿羊脂白玉美若明月的“隋侯珠”为代表的自制玻璃与外来玻璃并存。西方(大月氏)吹制玻璃术于汉魏传入我国之后,也出现了自制的空心玻璃器皿。  相似文献   

7.
营城子汉墓位于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是我国东北地区一处重要的大型汉墓群。营城子汉墓出土了一批玻璃耳珰,为探讨其成型工艺及来源,采用超景深显微系统进行了表面形貌观察,初步认为是模铸成型,并经过打磨。采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它们分属铅钡硅酸盐和钾硅酸盐玻璃系统,一件由Cu2+着色,其余主要由Co2+着色。其为我国自制,所用钴料来源相同,钴料的锰钴比特征与国产钴土矿的类似。并对营城子汉墓出土玻璃耳珰造型与化学成分体系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对玻璃耳珰制作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进一步加深了对我国古代玻璃耳珰制作与传播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站在蓝色世纪的起点,以海洋大学为依托的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蓝色境界、蓝色理念、蓝色理想、蓝色精神,建成、健全蓝色科技文化等五个以蓝色文化为核心的大学生校园文化体系,培养具有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海的精神和利万物而不争的水的秉性的新时代大学生.  相似文献   

9.
铅釉陶瓷是我国古陶瓷的重要品类,因其耐腐蚀性较差,器表易产生"银釉""虹彩"等腐蚀现象。采用体视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和拉曼光谱仪分析了福建晋江宋代磁灶窑出土的7件釉陶样品,目的是阐明铅釉在埋藏环境中的长期腐蚀现象、腐蚀产物和过程。结果表明,釉层主要成分为PbO和SiO_2,以Cu和Fe作为着色元素,陶胎为非钙质黏土,推测釉胎交界处的白色薄层为K-Pb长石晶体层。釉面中"虹彩"现象呈现出多层结构,主要是因为水的侵蚀,使得玻璃相中的部分择优组分(碱金属、碱土金属、铅氧化物等)转入环境介质中,即H~+与釉中Pb~(2+)、Cu~(2+)、K~+、R~(n+)等发生离子交换反应,形成缺碱的富硅层[硅凝胶Si(OH)_4·n(H_2O)],呈现出"虹彩"现象。釉面腐蚀物中有磷酸铅盐、碳酸铅和碳酸钙,是溶出离子与埋藏环境反应在釉层表面沉积生成。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们使用MicroXRF和P-XRF分析仪对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的玻璃碗、水晶长杯及彩色宝石作了成分检测。结果表明,何家村窖藏凸环纹玻璃碗为高钾的钠钙硅酸盐玻璃(Na_2O-Ca O-Si O_2,hi K_2O),与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在新疆和田木吉乡塔古寨遗址采集的凸环纹玻璃片皆为中亚植物灰玻璃。何家村唐代窖藏所谓"黄精"实为蓝宝石,元素组成为Al(Si,Fe,Ti等),矿物名应为刚玉(Corundum),而非以前认为的黄玉(Topaz)。所谓"玫瑰紫宝石",经鉴定为红宝石(Ruby),元素组成为Al(Si,Cr,Fe,Ti等);其他蓝宝石的元素组成为Al(Si,Fe,Ti等),两者的矿物名称也是刚玉。水晶(Crystal)长杯的元素组成为Si(Mg,Al等);绿玉髓(Chalcedony)的元素组成为Si(Ni,Al,Zn等),其显色元素为Ni;两者的矿物名称均为石英(Quartz),前者为显晶质,属于天然宝石;后者为隐晶质,属于天然玉石。  相似文献   

11.
蓝色的天空,蓝色的海面,蓝色的陆地,蓝色的心情……济州岛,一个将蓝色用尽的地方,适合做梦,做白日梦,做一切美好到无以复加的梦.坐在海边的咖啡厅里,趁着飞机掠过,大声喊出喜欢的人的名字,别问我忙不忙,我愿将指缝间漏掉的光阴都投注在此,因为,它值得.  相似文献   

12.
酷品     
1让凯迪拉克飞凯迪拉克新近推出的Aera概念车是一款2+2豪华旅行车,车身结构采用多面三维格构和一体化框架,车身面板和玻璃使用柔性加压聚合物外层,从而优化了重量、空气动力特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1.用干肥皂涂一涂玻璃,再用干布擦拭。2.用浓度90%的酒精擦拭玻璃。  相似文献   

14.
清代镶嵌器物数量巨大且种类繁多,玻璃是其中一种重要的镶嵌材料。为探讨清代镶嵌玻璃饰件的成分特征和加工工艺,本工作采用微区X射线荧光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等方法,对故宫馆藏清代紫檀木边嵌玉石楼阁挂屏上的6件镶嵌玻璃饰件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6件玻璃饰件属于K2O-CaO-SiO2体系,以石英岩引入SiO2作玻璃基体,硝石作助熔剂引入K2O,CaO有方解石和萤石两个主要来源;深蓝色玻璃着色元素为钴,浅蓝色玻璃着色元素为铜,蓝绿色玻璃为铜和铁共同着色,4件玻璃饰件乳浊剂均为CaF2;黄色玻璃以铅锡黄为着色剂并乳浊剂。通过显微形貌观察结合档案记载,认为镶嵌玻璃饰件是在熔制好的玻璃块上经过二次加工而成,加工工艺采用了中国古代传统的治玉工艺。研究结果可为清代镶嵌工艺及玻璃制作工艺的研究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15.
《南京史志》2011,(Z1):58-59
温馨小提示:1.蓝色的水与粉红色的浴缸形成对比。2.深绿色的地面与浅绿色的毛巾丰富了色彩。  相似文献   

16.
钴蓝颜料(Smalt)在故宫建福宫彩画中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勇  曲亮  成小林  杨红  王时伟 《文博》2009,(6):276-279
钴蓝颜料(Smalt)是一种产自欧洲的进口蓝色颜料,是一种经过研磨的钴玻璃粉末,从十五世纪中叶开始广泛用于欧洲油画与壁画中。在故宫的建福宫中发现有这种钴蓝颜料(Smalt)。但在明清文献中,钴蓝颜料(Smalt)尚无明确记载。本文主要对始建于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的建福宫内檐脊枋彩画进行了调查和采样,采用显微镜分析和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蓝色颜料的种类和彩画结构,特别是钴蓝颜料(Smalt)使用的时代和分布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建福宫建造时,靛蓝是一种经常使用的蓝色颜料,故宫建福宫钴蓝(Smalt)颜料的使用时代晚于建筑的建成年代(公元1742年),而且一般与颗粒大小接近的石青混用。  相似文献   

17.
王祖峰  班振威  石岩 《神州》2013,(23):38-38
站在蓝色世纪的起点,以海洋大学为依托的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蓝色境界、蓝色理念、蓝色理想、蓝色精神,建成、健全蓝色科技文化等五个以蓝色文化为核心的大学生校园文化体系,培养具有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海的精神和利万物而不争的水的秉性的新时代大学生。  相似文献   

18.
文中采用拉曼光谱分析法和薄层色谱法,对河南博物院院藏衰世凯蓝呢礼服上蓝色染料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衰世凯蓝呢礼服上蓝色染料的化学成分为合成靛蓝,说明了合成靛蓝染色布料在当时中国已经开始出现,这在科技史和考古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对四川、重庆、贵州、广西、广东地区出土的100余个古玻璃样品的化学成分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结果表明:中国南方和西南地区的古玻璃制品主要由具有中国特色的铅钡硅酸盐玻璃和钾硅酸盐玻璃组成,可细分为五大系统类别:K2O CaO(~10wt%)SiO2系统、K2O SiO2系统、PbO BaO SiO2系统、PbO(~25wt%)BaO SiO2系统、CaO PbO(~40wt%)BaO SiO2系统。用因子分析探讨了我国汉代南方和西南地区的玻璃本地生产情况,表明该地区在汉代已经拥有自主生产古玻璃的能力。实验结果和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对研究古代丝绸之路上古玻璃的生产和技术交流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出土的一批战国古玻璃样品化学成分的检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化学成分体系的确定是中国古代玻璃研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为此,用外束质子激发X荧光技术(PIXE)、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ICP AES)等方法,对新疆、湖北、河南和重庆等地区出土的一批战国时期的玻璃珠(包含镶嵌玻璃珠)、玻璃璧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战国时期中国境内同时存在PbO BaOSiO2、K2O SiO2、Na2O CaO SiO2三种硅酸盐玻璃,分布的地域范围从中国的新疆东部一直到长江、黄河流域,以及南方的四川、贵州等地区。中国古代的PbO BaO SiO2和K2O SiO2玻璃在技术发展上应该具有密切联系。结合文献资料对这些玻璃的产地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