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无酸纸的发展及其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酸纸是很重要的一种馆藏文物保护载体.本文对无酸纸的发展现状及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同时指出,根据我国文物保护的需要,研制文物保护专用无酸纸并建立相关的评价标准是无酸纸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文物档案是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准确反映文物藏品全面情况的重要依据。随着文物数量以及文物相关活动的增多,文物档案资料也随之迅猛增加,为了提高文物档案管理效率和质量,有必要借助计算机技术推动文化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以满足文物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本文从文物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入手,对计算机在文物档案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文物保护档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物保护档案是指在文物保护处理和文物保养过程中所做的文字记录和影像记录。建立完整详实的文物保护档案是文物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重点讨论了文物保护档案的主要内容及各部分内容的记录要求,同时也对文物保护档案的重要作用以及建立档案的基本方法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4.
我国纸质文物数量众多而保护难度较大。纸质文物因其特殊的本体材料、性能,病害原因多样、易于损毁,特别是民国纸质文物损坏现象严重。纸质文物保护需要建立完善的文物数据库和检测体系,以现代科学方法展开劣化机理研究,结合不同地区气候条件,以本国传统产纸技术、修复体系为根基,引入国际先进技术,达到长期、稳定保存纸质文物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王恒 《文物》2011,(1):81-87
对云冈石窟进行的全方位的系统测量,是石窟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需要。考古研究、文物档案的建立、维修设计与施工、文化出版等,均离不开通过准确测绘得到的文物实测图件。因此获得准确的文物测绘图件,是文物保护管理单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6.
文物保护修复档案是文物的组成部分。要充分认识文物保护修复档案真实性及档案记录真实性的意义与作用。文章分析了修复档案及原始记录失实的原因及主要表现形式,提出了防范与根治的方法。以实现为档案的利用者提供真实完整的档案资料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7.
随着业内对文物保护优化方式的广泛关注,亟需对不同文物保护理念进行探索,对文物保护手段科学依据进行研究。本文从“封护”这一文物保护的重要流程出发,探索了古人朴素的封护理念背后的科学依据与文化内涵,列举了不同的传统封护形式,并剖析了古代不同封护方式背后的科学原理;论证了现代文物保护中实体封护的基本定义,并根据文物保护中所涉及封护材料与封护对象的差异将各类封护手段进行了全新的规整与划分。采用文献法、类比法与文化因素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不同的文物保护实例为支撑,探讨了封护材料的可再处理性、封护材料与文物实体材料的匹配性、文物封护界面环境的动态平衡问题、文物封护膜孔隙尺寸的直接意义、文物封护膜表面张力对封护效益的影响、文物封护膜的透气性、文物封护膜耐老化能力及降解产物与文物实体材料的关系问题、文物封护膜对文物实体内部水盐运移的影响等八个问题,详尽论证了文物实体封护理念背后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8.
1982年国家公布了《文物保护法》,1986年省又发布了《黑龙江省文物管理条例》,其宗旨在于加强文物保护与管理.而管理与保护好文物,就必须建立好各级文物档案.但目前一些文物管理部门还没有建立超规范化和科学化的文物档案,很不适应文博事业发展的需要.本文试以古遗迹为重点,就如何建设文物档案并加强管理等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一、建立文物档案的重要性文物的不可再生产性,决定了文物管理的特殊  相似文献   

9.
宣纸是我国传统书画装裱重要的修复用纸,近年来由于生产工艺的改变造成宣纸性能的改变。为了解不同宣纸书画装裱的适用性,对02红星棉料单宣、08红星棉料单宣、14红星棉料单宣、13汪六吉棉料单宣、红星特净和红星古艺宣六种宣纸的基本性能、尺寸稳定性、柔软度和耐久性等进行评测。分析结果表明:几种常用书画文物修复宣纸pH值符合文物保护用纸中碱性的要求;棉料单宣中以02红星尺寸稳定性、柔软度及耐久性好;采用传统工艺制作的古艺宣纸尺寸稳定性和耐久性能是所选纸样中最好的,柔软性低于棉料单宣,但比同样材料的特净皮单宣柔软度好。综合考虑修复纸的应用性能和耐久性,需要进一步开发采用传统工艺制作的古艺宣的原料种类,以满足书画文物保护修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发展,博物馆之间交流的日益增多,以及馆藏文物保护修复等工作的开展,科学有效地开展文物运输包装,使文物在运输过程中,受到保护,免遭破坏,显得尤为重要。在文物运输包装领域,中国制定了《文物运输包装规范》(GB/T 23862—2009),欧洲制定了《文化财产保护运输包装原则》(EN 15946:2011)、《文化遗产保护运输方式》(EN 16648:2015)。通过对比分析中欧相关标准发现:在文物运输包装方面,中国标准主要是对在文物运输包装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包装箱制作及装箱等技术要素提出了要求,但缺少风险评估、包装人员的要求以及文物卸载和重新包装等内容;欧洲标准则强调了文物包装各程序的具体要求,更加注重风险评估等包装的前期准备和计划、包装信息以及包装人员要求等。对中欧标准差异的探讨,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文物运输包装规范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物无酸纸质囊盒制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讨博物馆文物保存方法,做好文物保管工作,进行了无酸纸板对文物保存环境的调节与改善的研究,采用现代纸板打样机床制作文物无酸纸质囊盒的方法,结合文物保管技术要求,总结出纸质囊盒制作工艺流程,为促进文物小环境改善及文物防腐包装提供了经验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南方湿热环境下馆藏有机类文物易滋生霉菌,使文物遭受不可逆转的破坏。馆藏文物霉菌防治目前常用的方法是严格控制保存环境的温湿度和投放防霉剂,这两种方法受到经费或使用方式的制约,有一定的局限性。针对这种情况,南京博物院于2011年起开展了馆藏文物防霉纸的研制工作。针对防霉纸研制中防霉剂的选取问题,选择了国内文博机构常用的几种安全可靠的防霉剂进行了抑菌效果实验。通过对抑菌圈直径、抑菌时效等数据的对比研究,发现LAg003、NMF-1和MD等防霉剂对馆藏文物常见霉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可应用于馆藏文物防霉纸中。  相似文献   

13.
橡碗子、红茶、槐米和栀子为常见的黄色天然植物染料,常用于纸质文物修复配纸的染色做旧,从而达到“修旧如旧”的修复效果.植物染料染色纸的耐久性及颜色稳定性等不仅关系纸质文物的修复周期和修复效果,而且有可能影响到文物本体的稳定性.因此,对植物染料染色后纸张的耐久性、颜色稳定性等进行探讨.结果发现,植物染料染纸均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其中橡碗子染纸的耐热老化颜色稳定性较好.由于植物染液显酸性,为防止酸对纸张的危害考虑对其去酸处理.随着染液去酸的进行,染液pH值逐渐增大,颜色加深,染纸色差有一定变化但不影响修复配纸的使用.此外,染液和染纸颜色的变化程度还可通过稀释染液的方法进一步减小.研究结果可为修复界另辟纸源,选取纸张原料、厚度、帘纹等与待修复纸张相近的纸,对其染色做旧从而达到与待修复纸张良好匹配做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疆气候干燥,四季更替明显,有其独特的文物保存环境。为使馆藏纸质壁画摹本得到更安全有效的保护,本工作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馆藏纸质壁画摹本的保存环境:温度、湿度、空气污染、灰尘、光线、昆虫及微生物等因素进行了调查,同时分析了目前这批纸质壁画摹本的保存现状,提出了改善纸质壁画摹本保存环境的保护方案。通过改善光照条件,控制展柜内光线的强度,减少了有害光对纸质壁画摹本的污染;通过采用空气洁净屏,选择使用无酸纸作为纸质藏品的包装材料等,有效控制了有害气体对摹本的损害,使这批文物藏品得到更安全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馆藏文物中的书画、古籍、档案、纺织品和竹木漆器等有机质文物,常常受到霉菌的破坏。为了解文物库房有机质文物中霉菌病害现状,寻找适合的防治方法,利用显微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四个库房内文物材料与囊匣上滋生的霉菌进行采样、培养、分离和鉴定。实验分离出的14株菌株通过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6个属,包括毛壳菌属(Chaetomium)、畸枝霉属(Malbranchea)、曲霉属(Aspergillus)、派伦霉属(Peyronellaea)和枝孢属(Cladosporium)等,其中毛壳菌属数量最多,曲霉属次之,多数为能对文物产生危害的常见菌种,亟待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实验结果可为今后霉菌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纸质文物的保存状况、原料成分、制作工艺及病害原因,特对1940年桂林版《救亡日报》进行科学的分析检测及保护修复。采用Nicolet 8700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析纸张纤维的官能团结构,采用XWY-Ⅵ型纤维测量仪对纸张纤维进行观察,以鉴定其纤维的种类形态;采用VHX-1000E视频显微镜及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JSM-6700F型)对纸张样品的加工工艺及老化程度和污染物进行分析,以确定其是否加填或施胶处理。在此基础上,在修复中采用传统的装裱技术和丝网加固技术相结合,对此件文物进行保护性修复。修复后的文物解决了缺失部分的配补,皱褶部位得以平整舒展,病害得以清除,纸张的强度得以增强,恢复了文物的原貌,从而提高了文物的整体性、观赏性,为展出、研究提供了更好的史料。  相似文献   

17.
The de-acidification method has always been a hotspot in the research of paper-based cultural relics conservation science. The existing de-acidification methods are either not thorough enough or not easy to operate, requiring innovation and breakthrough. Moreover, the strength of the paper cannot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y the simple de-acidification treatment. To achieve the reinforcement of paper, another intervention process is often required, and each intervention may cause damage to the fragile paper cultural relics. This study introduces electrosorption deionization technology to the conservation treatment of paper cultural relics. Based on the electrosorption technology, an integrated treatment of paper de-acidification and reinforcement was applied to sample papers using a composite electrolyte of de-acidification and reinforcement materials and a self-made electrosorption devic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both the de-acidification and reinforcement effects on the paper samples obtained a significant promotion.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针对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M2009出土的麻织品中的主要文物麻裤、麻褂的保护修复过程进行相对全面而细致的阐述。以保存现状和病害分析为依据,制定以物理方法为主的保护修复方案。采用从清理、清洁(包括消毒以及有针对性的清洁措施等)到平复修整、形制复原、包装与保存等一系列合理的修复程序和操作方法进行操作实施,使这批麻织品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为以后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保障。同时,总结了这次文物修复过程中的经验,如对于结构疏松的麻织物清洗力度的把控度、平整定形中的要点,以及对于文物形制确定的再认识等,为进一步可能实施的保护修复保存了一手资料,也为麻织品文物的研究及保护修复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19.
纸质文物很容易损坏,能存留至今的不多,越是早期的越稀少,因此纸质文物非常宝贵,做好纸质文物的保护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些常规的纸张特性分析方法往往损伤和破坏文物本身,因此需要了解无损和微损分析纸质文物的方法。这里介绍了纸的物理性能分析、纤维形态观测、纸的生产工艺推断、扫描电镜观察及其他分析方法。纸质文物的无损和微损分析方法可供文物工作者在基本不损伤和破坏纸质文物的情况下,分析该文物的特点,获取其原料组成、制造时期、生产工艺、舂捣打浆处理程度、纤维配比等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