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文博大家的结局,是我国文化史上的悲哀!愿这样的历史,永不再现。曾昭燏(1909—1964),曾国藩的大弟曾国潢的长曾孙女,中国第一代女考古学家、新中国文博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为我国的考古事业、文物保护事业鞠躬尽瘁,做出了巨大贡献。上世纪50年代曾流传着一段关于曾昭燏的佳话,一位苏联专家在来访时善意地问:  相似文献   
2.
梁丽君 《文物春秋》2011,(3):3-8,40
良渚玉器上的神人兽面像是集中反映史前良渚文化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原始宗教信仰的物质载体,其中兽面纹大眼是这个载体的重点。兽面纹大眼的主要构架——圆和弧边三角组合图案,源自于崧泽文化的陶器纹样,并与大汶口文化的镂孔圆有着相关的联系,反映了史前太湖流域在宗教、精神观念以及制作形态上的衍变。  相似文献   
3.
临海桃渚城建于明代,是浙江保存最完好的抗倭卫所城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过对桃渚城的现存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可知,城墙目前存在局部垮塌、鼓闪、灰浆流失等病害,其本身的构造缺陷加上降雨和植物生长的共同作用是病害的主要成因。这类问题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古城墙中具有一定普遍性。针对这些病害以及桃渚城的构造特点,结合国内一些城墙保护的工程实例,提出桃渚城的保护策略:加强墙体的结构稳定性、加固墙芯填土、增设墙顶防水措施、及时疏改威胁本体安全的植物,可为后续以及同类城墙的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