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对东下冯遗址出土的17件第三期冶金遗物进行了金相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其中1件附渣冰铜块的检测表明该遗址的铜有独立于锡、铅料的来源。熔铜渣及铜块的分析表明第三期时已经使用锡青铜,同时还有铅青铜、铅锡青铜、砷铜等合金种类的应用。青铜合金通过向红铜中添加锡、铅物料(可能含砷)得到,与二里头等遗址类似。  相似文献   
2.
对湖北省大冶市香炉山遗址采集的20个炉渣样品进行了扫描电镜检测,发现了炼制锑青铜、锡铅青铜、生铁的炉渣。重点对锡铅青铜的冶炼流程进行了推断,认为该遗址首先使用伴生有铅镍砷等元素的铜矿石进行还原冶炼,再添加锡料生产以锡铅为主要合金元素并含有镍砷的青铜,先后排出不含锡和含锡的两种高铁型炉渣。香炉山遗址出现的青铜生产证据,预示着大冶地区可能存在着相当规模的有别于中原的早期青铜产业,对探讨鄂东南地区早期冶金技术与当地文明的演进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西周金文“白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 西周金文中有"白金"一词,指一种白色金属材料,但具体指何种金属材料尚待深入探究.<说文>将"银"、"鋈"和"镣"都解释为"白金也"."镣"的含义不明,可另作讨论.张子高认为在当时知识范围内只有银、锡两种白色金属,铅的颜色较暗,不入白金之列,结合考古证据,"鋈"其实是在青铜器上镀锡的工艺,释"鋈"之"白金"指锡[1].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拉曼光谱分析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对陕西黄陵寨头河墓地出土战国时期的10件装饰性料珠样品进行了科学分析研究。依据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可将这些样品分为钾钙硅酸盐体系和铅钡硅酸盐体系两种类型。蜻蜓眼珠样品,与湖北、四川、湖南地区出土的战国时期的同类样品在化学成分组成方面十分相似,但MgO的含量规律有所不同,可能是原料使用的不同。铅钡硅酸盐费昂斯制品中检测到中国蓝和中国深蓝晶体,扫描电镜观察到了硅酸钡铜晶体和硅酸钡晶体,推测硅酸钡应该是在中国蓝或中国紫形成的过程中而产生,而非在埋藏过程中产生。  相似文献   
5.
咸阳龚西战国秦墓出土的青铜器为研究战国时期秦青铜容器的铸造技术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本文对龚西战国晚期秦墓M8出土的两件铜壶,通过表面观察结合X光摄像考察其制作工艺痕迹,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手段开展成分及显微结构分析,揭示两件铜壶壶身及表面装饰的制作工艺、材质特征。结果显示,两件铜壶均为铸造,器底和铜环预先铸好后置于范中,与器身铸为一体。器身和器底均为铅锡青铜(铜锡铅三元合金),但成分有一定差异,镶嵌的装饰金属片为高铅青铜。铜壶的器底分铸工艺和高铅青铜镶嵌工艺为古代青铜器制作工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新材料。  相似文献   
6.
2014年1~7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咸阳市渭城区底张镇闫家寨村发掘了一批战国秦祭祀坑、墓葬、围沟、建筑基址等遗迹。发掘区位于司家庄秦陵("董贤墓")东北约350米,此次发掘为了解司家庄秦陵的布局结构、战国秦高等级贵族葬制、葬俗及其在整个秦陵墓体系中所反映的社会层级结构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SEM-EDS)等研究方法,对石佛堂村采集的炉渣样品进行科学分析。结果表明,石佛堂遗址的炉渣可分四类,其中三类炉渣基体成分相似,硅、铁含量较高,一类基体含有较高的硅、铁、钡。遗址采集到的炉渣均为还原渣,第一类炉渣所对应的产物为红铜,第二类炉渣是在冶炼过程中偶然产生的。第三类炉渣对应的产物是金属铅,第四类炉渣所对应的产物为青铜。炉渣有合适的密度、硅酸度、熔点及良好的流动性,渣中含铜量较低,熔炼的还原气氛较好。以上述分析为基础,结合附近矿产资源的赋存与开发情况,认为石佛堂遗址在战国汉代时期很可能存在着利用其他地点冶炼的冰铜与单独冶炼的铅、来源不明的锡锑合金共同冶炼青铜的工艺。对邹平县西铜山的初步考察发现了采矿石锤等证据。  相似文献   
8.
利用超景深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X光照相等分析手段对长安区唐墓新出土两件罕见的彩绘鎏金青铜佛教造像的本体表面成分、内部结构及颜料成分进行了科学分析。两尊造像经过铸造、打磨、鎏金、彩绘等制作工序。分析检测显示两尊造像均以铅锡青铜一次性浇铸而成,经打磨修整后以金汞齐在外表通体鎏镀金层,表面彩绘蓝色颜料为蓝铜矿,红色颜料含朱砂和铅丹。  相似文献   
9.
郭梦  何毓灵  李建西  吴萌蕾 《考古学报》2020,(2):291-308,后插1-后插4
正目次一发现情况二涂层分析三性质与工艺四锡衣意义五锡衣与仿铜陶礼器一发现情况在殷墟文化四期晚段,随葬品中出现了一种特殊的仿铜陶礼器,其形态、纹饰、组合均与铜礼器相同或极近。这类器物基本都是酒器或食器,有鼎、簋、、觚、爵、尊、觯、卣、、、共十一种~([1])。殷墟西区~([2])、大司空村~([3])、苗圃北地~([4])、四盘磨~([5])、小屯西二区~([6])、八里庄东~([7])、梅园庄南地~([8])、郭家庄~([9])、刘家庄南地~([10])等地点都有出土。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化学分析方法对新疆莫呼查汗墓地出土青铜器的埋藏土壤环境进行分析,包括对土壤的形态、粒度分布、含水率、酸碱度、有机质测定、土壤中侵蚀性阴阳离子以及矿物元素、微生物、有机质挥发等实验分析,结合XRD仪器对青铜器的锈蚀物成分检测,从而进一步探讨这批青铜器的保存状况与其埋藏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