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酋邦的演化     
在文明与早期国家探源的战略性课题中,酋邦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酋邦作为对19世纪摩尔根社会进化理论的发展和20世纪新进化论的重要概念,赋予了平等的部落社会与作为阶级社会象征的国家之间这个过渡阶段以明确的科学定义,使这方面的探索有了一个有用的分析工具。至于这个概念的具体内涵和分析视野,则是始终处于发展之中的。酋邦概念最早是20世纪50年代奥博格在对南美印第安人的研究中提出的,60年代塞维斯根据夏威夷群岛原始文化的资料提出了相对比较系统的酋邦理论。此后酋邦问题引起学术界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很多学者参与到这方面的研究和讨论之中,使研究深度和广度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本文是美洲研究学会1988年1月举行的一个酋邦研讨会的纪要,曾发表在1989年2月号的《当代人类学》(Current Anthropology)上,稍作修改后又收入厄尔主编的《酋邦:权力、经济和意识形态》(Chiefdoms:Power,Economy,andIdeology)(1991年出版)一书中。这个研讨会是该领域一流学者们的一次集会,对酋邦问题进行了非常深入全面的探讨。会上所提出的一些问题,不仅仅是对当时酋邦研究成果的一次总结,而且对于后来包括今天在内的国家文明起源研究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议不仅探讨了酋邦的概念,更着重探讨了酋邦产生和存在的动力机制。首先,酋邦被认为具有极大的多样性。从规模上可分为简单酋邦和复杂酋邦;从财政基础而言,根据支付媒介的特点,可以区分为产品经济型酋邦和财富经济型酋邦;从结构上,酋邦可以分为集体型酋邦和个体型酋邦。其次,伴随对当时盛行的人口压力是社会演变主要原因学说的反思,学者们全面探讨了酋邦权力起源可能存在的所有动力,主要从三个方面(对经济、战争和意识形态的控制)总结为十项策略。与会者的一种共识是,权力的三个组成部分某种程度体现了不同的策略,而有效的统治似乎有赖于多种不同策略结合使用,以便集中权力并克服单一权力来源的局限性,这是各地案例中较为普遍的现象。另外,会议还讨论了环境在酋邦发展中的作用、酋邦的规模与层次、以及酋邦的轮回等等其它一些重要问题。酋邦概念在1980年代引入中国后也引起了我国学界的关注和讨论,然而由于对国外文献理解上的不足,一些介绍酋邦的文章难免传递一些误导性的观点。本文作为酋邦专题讨论的纪要或综述,体现了当今国际学界对酋邦概念的认识和研究,为我们了解酋邦探究的意义提供一个比较准确和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22.
陈洪波 《神州》2014,(6):64-64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情感的印发,往往与一定的情景有关。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情景教学是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活动与环境相一致的哲学原理构建的。“情景教学”在初中语文中的应用,实质上是人为优化了的环境,是促使学生能动地活动于其中的环境。这种环境,这种氛围往往与学生的情感、心理会发生共鸣而契合,促使学生在现实环境与活动的交互作用的统一和谐中充分发挥自我潜能,主动获得知识,最终达到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23.
<正>龙山时代是中国乃至东亚文明发轫的关键时期,龙山化代表了农业文化和农业人群的传播与扩散,这个过程持续了大约1500年的时间,影响所及,从中国黄河和长江中下游直达中南半岛。本文对于这一过程的内涵、特点、路线等问题略做探析。一、龙山化与龙山时代“龙山化(Lungshanoid)”这个概念最早是张光直先生提出来的,发表于1959年。“以解释在一个连续的时间范围内,中国整个东部沿海地区在陶器和石器的种类、样式上的许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