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12.
兰德省 《文博》2000,(4):61-64
1976年,即发现秦始皇兵马俑坑两年之后,在始皇陵东侧,俑坑的西侧上焦村一带发现马厩坑百余座,比起前者来说,后者无论在规模、建筑、内涵上都有所逊色。但作为始皇陵陪葬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都有其存在的合理因素,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它们从不同的侧面为我们提供了一幅秦国军人和庶民百姓作战和生活的一个真实画面,对我们分析和研究秦代社会葬仪和风俗、军事建制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因此,本文拟对两处陪葬坑作一些简单的比较,以期对二者的共性和异性有所了解和认识。 马厩坑位于秦陵和秦俑坑之间,从1976年发现至今,共计…  相似文献   
13.
兰德省 《文博》2001,(5):72-75
秦始皇陵兵马俑自一九七四年发现至今,文物修复工作从未间断。二十多年来。共修复兵马俑二千多件。秦俑由最初的残肢断臂、支离破碎而复原成一排排、一列列整装待发、严阵以待的兵马俑群。为巩固考古学成果,充分体现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发挥其文化、教育、科技和社会经济效益,我们有步骤  相似文献   
14.
秦兵马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数量多,质量重、个体大、等级高,已成为秦代文化的代表符号,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为了有效科学地保护修复秦俑,通过对常用胶黏剂实验室老化比较测试,结合秦俑陶胎的理化性能和粘接剂的理化性能对比分析,筛选出六种适合于秦俑修复的粘接剂,并应用于新出土秦俑的粘接修复中,应用观察效果良好。研究结果可为后续秦俑修复深入研究及考古发掘出土陶质文物保护修复粘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山东青州香山汉墓陪葬坑出土了数量巨大,种类齐全陶质彩绘文物,尤其是陶马和陶俑上的彩绘保存完好,色彩鲜艳,绘画工艺精湛,非常罕见。为了研究汉代彩绘及其制陶工艺等信息,本研究使用拉曼光谱(RS)、带能谱的扫描电镜(SEM-EDX)、偏光显微镜(PLM)、体式显微镜(OM)、X射线荧光光谱(XRF)、X射线衍射(XRD)、热膨胀仪等分析方法,对出土的陶质彩绘文物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批陶质彩绘文物制作工艺是就地取土,与水混合塑型,在900~1000℃烧制陶胎。其彩绘所使用的颜料均为矿物颜料,其中白色为方解石(CaCO3)、红色为赭石(Fe2O3)和朱砂(HgS)、黑色为炭黑(C)、紫色为人造汉紫(BaCuSi2O6),采用胶料调和颜料调涂刷绘制而成。这批文物的制作工艺属于典型的秦汉时期彩绘陶器的制作方法。研究成果可为相关文物的保护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