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1 毫秒
1.
信息通讯技术对城中村女性居民活动空间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健  郑黛 《人文地理》2021,36(5):73-82
21世纪以来,信息通讯技术(ICT)的飞速发展对居民日常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导致居民日常活动时空特征的重构。本研究利用北京城中村居民问卷调查数据,探究ICT影响下的城中村女性居民的活动空间。首先,通过归纳城中村女性居民网络活动特征,发现具有年轻、未在婚姻关系内、受教育水平高、经济状况较好等人口学和社会经济特征的女性是进行上网活动的主体人群。其次,运用计量模型探究ICT影响下的城中村女性居民的活动空间,发现ICT不是居住空间选择的影响因素但能减小女性休闲娱乐活动空间的制约。此外,网络购物对实体购物的补充作用大于替代作用。随着ICT影响的日益扩大,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城市规划管理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疏解非首都功能背景下,北京市的城乡结合部面临调整经济结构与改善人居环境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以朝阳区为例,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讨论,聚焦人居环境与经济系统的协调性问题,剖析协调水平变化的时空间特征及原因。研究发现:2010—2019年期间,朝阳区城乡结合部人居环境与经济系统的协调水平上升明显,空间均衡性有所提升,协调状态呈现出从人居环境滞后过渡到经济系统滞后的演变过程。疏解非首都功能及相关政策是影响协调状态演变的重要因素,它提高了人居环境质量,引发了经济系统的动态调整,短期内使协调水平发生了较大波动,随着人居环境改善幅度逐渐超过经济系统,协调水平出现了下降趋势。提高城乡结合部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应重点关注人居环境与经济系统的协调性问题,兼顾地区人居环境改善与经济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冯琳 《安徽史学》2021,(3):118-126
1953年2月,艾森豪威尔对国会关于国情咨文的年度致辞中提出第七舰队要改变在台湾海峡的任务,从阻止海峡两岸的军事行动变为不再"遮掩"中国大陆.此语被视为"解除台湾中立化"的开始.不少研究据此认为新上台的共和党政府改变了对台政策,"放蒋出笼",台美关系由此进入"蜜月期".实际上,这一声明是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美国企图震慑、牵制中共之举,面上有"放蒋出笼"之势,内里却无"放蒋出笼"之实.在美国是否准备掩护台湾军队反攻大陆、是否封锁中国大陆全部海岸、是否对台扩大美援范围和种类等问题上,台美间无法形成共识.美政府以战斗机的交付为筹码,压迫台湾当局正式承诺不改变对大陆军事活动的"模式和节奏",重要军事行动前要征询美国.台湾"中立化"解而不除,美国对台湾的缰绳更加收紧,艾森豪威尔政府"解除台湾中立化"并非一次政策转变.  相似文献   
4.
徽州宗族历史的建构与冲突——以黄墩叙事为中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冯剑辉 《安徽史学》2007,(4):104-112
徽州宗族迁徙史上普遍存在"始迁黄墩"的记载,而"篁墩"之称则始于程敏政.此类记载更多的是传说,而非史实,其实质是徽州宗族为建构自身历史而作出的叙事.围绕这一叙事,引发了诸多矛盾和冲突,各宗族为消解冲突而不懈努力.对黄墩叙事的研究,具备方法论与历史观的双重价值,可以成为打开徽州宗族世界大门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5.
道教文献在辞书编纂和文献校勘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文章利用道书中的音义材料并结合道教文化,从收字、注音等方面对《汉语大字典》的缺漏作补正,并对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作了校勘。  相似文献   
6.
五千年前陶质建材的测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为止的考古发掘表明,我国最早的陶质建材,应该是距今5500年左右的凌家滩“红陶块”。考古学家推测其原料为粘土矿物,烧成温度约800~1000℃,且其物理性能与砖质建材较为接近,应为“砖的雏形”,为此,本工作测试分析了凌家滩“红陶块”的物相组成、烧成温度、吸水率与抗压强度,同时对比分析了明砖、汉砖、现代砖的物理性能,发现“红陶块”系粘土原料在950℃以上温度烧制而成,其吸水率和抗压强度由外向内呈梯度变化,内层的抗压强度、吸水率接近于现代砖和汉砖,业已超过明砖样品,所有这些分析结果,皆支持考古学家关于凌家滩“红陶块”为砖的雏型的推测。  相似文献   
7.
在对白居塔建筑形制调查研究基础上,区分塔体内嵌高山体和内嵌低山体两种情况,确定重力作用以及重力和地震耦合作用两种工况。基于采用岩土摩尔—库伦本构模型的有限元分析技术,对白居塔和山体的耦合结构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自重作用下,整体结构稳定性满足,且有较高的安全稳定系数;白居塔整体结构的刚度较大,整个结构体系属于抗震有利体系;白居寺整体结构基频模态以侧倾为主;在7°(基本加速度0.15 g)多遇地震作用下,两个模型整体结构的抗震稳定性较好,结构不会产生整体性失稳破坏;在8°(基本加速度0.3 g)多遇地震作用下,较高山体模型主体结构基本处于安全状态,较低山体模型主体结构不满足稳定要求;较高山体的模型相对于较低山体的模型,安全稳定性要高。  相似文献   
8.
以山西省转型期旅游发展为例,选取2005、2011和2017年17项指标构建城市旅游发展综合实力评价体系,基于改进场强模型,借助GIS技术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旅游场强时空异质性特征及演变机制。结果表明:①旅游场强高值区范围扩大、逐步形成叶脉状网络空间形态,突破了早期“人”形格局限制;②各地市旅游场强前期整体上升,后期集中在大西高铁沿线,城市绝对差异增加,高级别场强类型主要以太原市为中心向边缘扩散演替;③旅游场强空间格局演变具有时序性特征,主导因子经历了二元、三元主导和多元共同作用阶段,对于旅游产业后发省份构建区域旅游场强空间格局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GIS技术在萨拉乌苏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规划设计工作的技术平台多以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为主,本工作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萨拉乌苏考古遗址公园规划为例,将Arc GIS Desktop作为技术平台应用到公园的规划设计工作中。首先,通过对规划区的实地踏勘,采集相关数据和资料,进行规划区数据库建设;其次,在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通过GIS技术构建与现实环境对应的虚拟地理信息空间,实现规划区景观的三维可视化;最后,利用三维景观模型对现实地理环境进行模拟、分析及虚拟场景飞行。不同于传统CAD的二维工作平台,本工作借助GIS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强大处理功能及其三维景观可视化模块,为实现内蒙古鄂尔多斯萨拉乌苏考古遗址公园的科学规划提供辅助。  相似文献   
10.
也谈“虎子”与“马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文献考证,结合出土虎子器形分析,认为汉魏南北朝墓葬中常见的“虎子”,与唐以后文献中常见的“马子”,当属两种不同器物。“虎子”为男用小便器,而“马子”则为女用溺器。并明确提出,“虎子”在唐代并未因避李虎讳改称“马子”,而是改称“兽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