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历史沿革与建筑群的完整性来看,故宫的保护不应局限于故宫博物院的院墙之内;从当今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和实践的角度看,故宫的保护不应忽视院墙外环境条件对院墙内文物赋存环境所产生的现实影响和潜在影响。故宫博物院院墙内、外不可移动文物的赋存环境在大趋势上基本一致,属于同一整体的不同区域,"故宫内"环境振荡较故宫外略有衰减,而"故宫外"受污染、振动威胁极为突出,其影响呈向"故宫内"渗透的趋势。因而故宫不可移动文物赋存环境的整体改善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故宫博物院作为一个文化机构的努力,更需要城市管理的决策部门将其置于城市环境的大背景下加以考量,协调各利益相关方作出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
从历史沿革与建筑群的完整性来看,故宫的保护不应局限于故宫博物院的院墙之内;从当今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和实践的角度看,故宫的保护不应忽视院墙外环境条件对院墙内文物赋存环境所产生的现实影响和潜在影响。故宫博物院院墙内、外不可移动文物的赋存环境在大趋势上基本一致,属于同一整体的不同区域,"故宫内"环境振荡较故宫外略有衰减,而"故宫外"受污染、振动威胁极为突出,其影响呈向"故宫内"渗透的趋势。因而故宫不可移动文物赋存环境的整体改善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故宫博物院作为一个文化机构的努力,更需要城市管理的决策部门将其置于城市环境的大背景下加以考量,协调各利益相关方作出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自然环境系统、社会环境系统、不可移动文物之间的关联性分析,认为历史自然灾害往往发生在历史社会环境及其文物的集中区,并对二者产生渐进或剧烈的影响;与此同时人们的防灾减灾能力在不断提升,灾害的发生及其防范应对又会或多或少地在不可移动文物本体及其社会环境中有所体现。有鉴于此,提出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与预防的几点建议,一充分了解和识别不可移动文物所在地历史上的主要灾害类型以及影响,判断未来可能面临的主要灾害和灾情;二持续开展关于自然灾害之于不可移动文物的破坏性影响调查、研究和评估工作,不断深化相关认知;三针对风险类型和破坏性评估,做好风险管理的基础性研究和预防性保护;四不断深化和细化灾害风险空间分布和区划研究;五在更大的"区域灾害系统"和"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协调风险管理与预防工作;六总结历史时期地域文化中防范和应对自然灾害的经验方法和思想智慧。  相似文献   

4.
影响纸质文物的五大环境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环境引起纸质文物发生病变的重要因素入手,综述纸质文物的特点。在平时,它们既怕高温、潮湿,同时又怕酸性有害气体及生物、霉变所带来的损坏。纸张文物是从植物的纤维,即由碳水化合物为基础而构成纤维素,自身的性质必然是异常的娇脆和易损。在保存这些纸质文物的过程中了解库房中的有害环境因素,避免文物在库房自然环境中受到的损坏,延长纸质文物藏品的寿命。  相似文献   

5.
提高预防保护能力以及防灾抗灾能力是当前古遗址保护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开展洪涝灾害对古遗址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则是对古遗址文物脆弱性评估和预防性保护的关键。对古遗址遭受自然灾害的案例分析、古遗址特征分析、病害特征分析以及洪涝的作用机理分析显示,影响古遗址脆弱性的因素主要表现在遗址本体性质、赋存环境及遗址保护管理三方面。在文物本体特性方面,主要有文物的材料、结构特性以及影响文物结构稳定性的裂隙、掏蚀、坍塌、冲沟这4大病害类型;在保护管理方面,主要有遗址的保护机构、人员、防洪排水系统建设情况、保护工程和保护规划的实施情况、监测预警系统6大因素;在赋存环境方面主要是遗址微地形地貌等场地条件。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保护同时代文物、公布文物保护单位及“四有”工作文化渊源、保护文物原状与历史信息、保护文物环境和历史文化氛围等,阐述了中国特色文物保护与文化自信,取得保护理论与实践重要成绩.为保护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运用Arc GIS软件,制作出有关临夏回族自治州古文物各县市分布图,并通过不同的设色,表现出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古文物分布的差异性,并以此来分析其分布格局,得出临夏回族自治州古文物分布具有的密集型和指向性。在影响古文物分布的因素中,自然环境因素、人文条件因素以及历史环境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石质文物大都处于露天或半露天环境中,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更为直接和突出。要科学地保护文物,最大限度地延长文物存世时间,就必须全面认识文物的内在构成规律,认识文物所处的外部环境因素,掌握病变产生的机理,对症下药,制定合理有效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文物是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或者与创造活动有关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化遗存。人类的创造活动,离不开知识和物质,离不开人文和自然环境。但凡建筑物等等,都修建在一定的人文和自然环境之中,或者与之相协调,或者融为一体,称为名胜或名胜古迹,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0.
环境史以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中国北方西辽河流域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的特点决定了该地是开展区域环境史研究的典型地区。对于西辽河流域人类历史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学界做了不少研究。这些研究涉及的主题较广泛,包括自然环境的特点及其历史变迁,环境与文化及文明,经济形态、农业垦殖与环境变迁,聚落与环境,科尔沁沙地及其历史变迁,灾害史等,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下面分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物科技保护工作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始终紧跟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应对文物保护及其保存和开放展示环境面临着的诸多挑战为导向,聚焦基础研究、保护技术与装备研发、保护制度与规范标准研究、保护技术平台建设等展开多项科技攻关,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本文着重从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成果进行梳理,阐述了我国文物科技工作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我国的文物保护科学研究从闭门研究、各自为战到资源开放、互相合作、凝练共性、共克难关;从随意性到标准化,建立共同话语体系;以问题为导向,支撑作用日益显著;由抢救性保护向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并重转变,基本实现了“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在理论、技术、装备、标准建设等方面取得系统突破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为改善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深圳博物馆通过实施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在新馆建立环境无线监测系统平台,改造展厅、库房等文物保存大环境,调控专题展厅展柜微环境,配置多种专用文物囊匣,更换常设展厅部分不合格展柜,以及建立文物保存环境监控管理机制等措施,初步构建起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体系,使博物馆预防性保护能力和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有效缓解了环境因素对文物安全保存的影响。梳理和总结该项目的实施程序、机制、内容、措施及相关思考,有益于全面、持续推进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3.
封护措施对文物保护修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封护保护能有效阻隔环境因素(水分、氧气、空气污染物)对文物的影响,提高文物的耐腐蚀性。目前丙烯酸树脂B72和有机硅在文物封护领域应用较多,它们对于馆藏文物的保护有显著的效果,但它们的耐紫外性能不佳,不能很好地满足户外文物长期保护的要求。近年来氟碳材料由于具有优异的耐候性和耐老化性,已逐渐受到文物保护工作者的重视,本工作选择了一种新型氟碳材料F2311型氟橡胶作为研究对象,近年来已有将氟橡胶应用于金属文物、陶器、彩绘、壁画等文物封护保护的报道,但报道多侧重于应用,未见从理论方面验证或考察氟橡胶保护效果的研究。为了研究氟橡胶的耐老化性和在文物封护领域的适用性,本工作选用了丙烯酸树脂B72和2种有机硅涂料(分别为正硅酸乙酯和工业成品KSE-OH300)作为性能对比研究,通过紫外加速老化实验对它们进行了长期老化测试,利用红外、接触角、色差仪进行了结构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1)新型氟碳材料氟橡胶具有较优的紫外线耐受性,其在长期的紫外照射作用下颜色、结构和疏水性能均未发生明显变化,推测氟橡胶能够长期用于文物户外或户内封护保护,特别是针对处于复杂存储环境的文物保护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B72在紫外照射下会发生氧化降解行为,红外证明这种降解反应在紫外照射初期就开始发生了,B72在紫外光下氧化降解导致封护膜发生黄变,在文物表面造成色差,推测B72不适用于户外文物的长期封护保护;3)2种有机硅类材料成膜后疏水性能一般,且在紫外辐射下结构趋于不稳定,外观也会发生黄变,推测这2种有机硅同样不适用于户外文物的长期封护保护。本工作通过评估材料的耐紫外性能来考察它们的耐老化性和在文物封护领域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新型氟碳材料氟橡胶与B72和2种有机硅相比,具有更优的紫外线耐受性,该考察结果可为文物封护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物是物化的文明。文物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针对文物的研究要尽可能地采用无损的研究方法,这也是近年来文物保护研究方面的前沿领域。参考近年来国内外超声波技术在文物保护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本文详细介绍了超声波技术在文物风化程度评估、文物内部探伤、水下文物探测和文物修复方面的应用研究案例,对各项技术潜在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类,并对可行的解决方案展开讨论。超声波技术具有无损、快速、准确的特点,越来越多的案例表明,这项技术在文物保护领域将会获得更加广泛的应用并为解决其中的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文物本体是遗址博物馆展示的核心要素,本文通过对国内遗址博物馆的文物本体保护与展示模式的分析,探讨了遗址博物馆文物本体保护与展示模式的相关性,及影响遗址博物馆本体保护与展示模式协调统一的关键因素,提出了在环境条件允许及保护手段可行的基础上,通过选择展示的内容及展示模式,建立遗址博物馆科学展示模式及相关适宜保护系统,实现遗址博物馆的预防性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16.
骨角质文物丰富的历史价值使其成为世界各地考古学、人类学、艺术史研究的重要材料,但由于骨角质文物一般年代久远、保存环境各异以及自然矿化等因素造成该类文物的保存状况不容乐观。该文拟从骨角质文物保护研究的角度,对目前骨角质文物的制作材料与工艺、病害研究、修复技术及预防性保护等方面进行梳理,并尝试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保护需求。我国骨角质文物保护需求主要包括出土饱水器物的现场保护是骨角质文物保护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最早的古文字资料即有字甲骨的防风化研究是骨角质文物保护中的重点课题;全国各地出土的不同时期动物骨骼的保护是骨角质文物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natural and built environment 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 has left China with a legacy of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nd loss of biodiversity. The loss of cultural heritage, including cultural forms associated with the natural ecology, has been just as dramatic. The three studies in this special focus section of Asian Studies Review explore significant issues in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cultural heritage, and grassroots activism in urban and rural China,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transmiss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forms, and localised forms of agency or activism. As discussed here, while China's discourse on these issues is strongly influenced by global norms,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are developing their own individual responses to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the protection of biodiversity, and the ongoing transmission of endangered cultural forms.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针对文物在海水中的细菌性腐蚀研究主要集中于海域沉积,但关于咸淡水混合水域的腐蚀性细菌研究鲜有报道。河口及近海岸水域是水下文物较为丰富的区域,咸淡水交互作用影响水下文物的埋藏环境和文物遗存。本研究采集长江口北港拦门沙Ⅱ号沉船附近海底不同层次的海泥,通过非定向富集培养基培养,分离纯化得到18株菌,经16S rDNA鉴定出4种具有腐蚀性的细菌:哈夫尼希瓦氏菌(Shewanella hafniensis)、越南芽孢杆菌(Bacillus wiedmannii)、金橙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aquaticum)和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indicum)。将分离得到的细菌作用于瓷质、陶质和木质等常见文物材料,置于30℃摇床220 r/min转速下培养7 d,喷金干燥,扫描电镜下观察,均可见在材料表面上产生生物膜。生物膜与微生物腐蚀的发生密切相关,除了已报道具有腐蚀性的菌株外,还发现了2株先前并未报道但也在材料表面产生生物膜的菌类:萘醌对希瓦氏菌(Shewanella xiamenensis)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实验结果为揭示海岸带咸淡水混合水域的文物埋藏环境及更好地保护文物提供了科学参考。相比于以往文献,本研究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拓展:1)研究了腐蚀性细菌对瓷质、陶质和木质文物材料的腐蚀现象,观察到与微生物腐蚀密切相关的生物膜形成,从而实验证明哈夫尼希瓦氏菌、越南芽孢杆菌、金橙微小杆菌和微小杆菌对于瓷质、陶质和木质材料的腐蚀作用。2)首次发现了两株之前未被报道的潜在腐蚀性的细菌:萘醌对希瓦氏菌和嗜水气单胞菌,它们也能在文物材料表面生成生物膜,初步证明这两株菌也具有腐蚀效果。3)探究了长江口咸淡水混合水域的海泥中的优势菌株为芽孢杆菌,并细分出4株腐蚀性细菌和2株未被报道为腐蚀性细菌但具有腐蚀潜力的细菌,区别于以往微生物腐蚀研究都集中于硫酸盐还原菌这一类菌。本研究发现了更多的腐蚀性细菌,揭示了海岸带咸淡水混合水域微生物的丰富性。本研究着眼于长江口咸淡水混合水域的海泥所富含的腐蚀性细菌与瓷质、陶质和木质文物材料腐蚀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为研究该水域的腐蚀性细菌奠定基础,有助于应用于后期文物保护等相关方面。  相似文献   

19.
目前考古现场保护主要以应急保护技术与临时加固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为主,而关于考古现场预防性保护少有报道。本次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发掘保护构建了由考古舱、考古舱环境调控系统、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土遗址监测系统、区域气象站、预防性保护措施、监测信息智能管理平台组成的预防性保护体系。发掘前,通过土遗址监测系统和区域气象站获取文物埋藏环境信息和区域气象信息,为考古舱内环境设置提供了依据。发掘过程中,采取舱内温湿度调控、保湿、空气杀菌净化、控制舱内人数与新风换气等预防性保护措施,达到控制考古舱温湿度、减少细菌和真菌总数、降低舱内CO_(2)浓度,减缓象牙等文物失水速度的目的,有效控制了出土文物开裂、酥粉、霉菌暴发等病害发生,为考古发掘与保护赢得了时间。三星堆祭祀坑考古现场预防性保护的创新探索与实践为以后重要遗址的现场保护指引了方向、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20.
大部分文化遗址因其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导致现有常规的信息化技术手段无法有效实施,而传统的文化遗址保护技术也无法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最大化。物联网作为一项新兴的前沿热门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具有能够与文化遗址保护工作紧密结合的发展潜力。本工作首先分析了文化遗址保护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并对物联网技术与文化遗址保护的关系进行了深入阐述。针对文物保护领域的特殊需求,着重描述了文物本体与环境信息采集、监测数据的远距离传输,监测数据的实时分析处理三方面相关的物联网技术,并对涉及关键技术应用解决方案进行了分析说明。最后简要介绍了已经部署运行的典型文化遗址保护利用系统———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敦煌莫高窟保护与利用系统,系统经过连续几年的运行积累了大量的监测数据,为敦煌莫高窟文物的保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文物保护方面的应用将更加深入和广泛,这将进一步提升文物保护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