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钧窑与哥、官、汝、定窑齐名,被后人称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钧瓷青中带红的釉色,兔毫丝缕般的釉面肌理,以及表面呈现的大片不规则红紫色彩斑,在中国古陶瓷中独树一帜,构成其无可比拟的独有特色。河北博物院藏有部分北宋、金、元时期的钧窑瓷器,具有钧窑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性艺术特点。此文介绍了其中的4件精品,为北宋钧窑天蓝釉唇口盘、北宋钧窑天蓝釉梅瓶、金代天蓝釉红斑碗、元代钧窑天青釉大盆。  相似文献   

2.
为揭示五代天青瓷釉的呈色机理以及胎体的透光机理,本研究以五代耀州窑天青瓷为主要对象,分别采用EDXRF、XRD、XPS和SEM/EDS等测试方法,分析了化学组成、物相、着色元素的化学状态及微观结构对瓷釉的呈色及瓷胎透光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天青瓷釉为复合呈色方式,釉中Fe_2O_3产生的化学着色作用和釉层中物理结构(残余晶体和分相液滴)对入射光的散射作用产生的结构色,或加深或淡化了呈色,且对釉面的色饱和度和乳浊度也有一定的影响。天青瓷胎的透光性主要与着色氧化物对入射光的吸收以及晶界、气泡对入射光的散射有关。低含量的Fe_2O_3和铁钛固溶体,大大减少了其对入射光的吸收。同时,较少的晶界也减弱了对入射光的散射。因此,天青瓷的透光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林尚斌 《收藏家》2006,(7):45-49
唐三彩是以黄、绿、蓝、白等多种釉色烧制而成的质地坚实、色彩缤纷的釉陶器,是唐代陶器生产中异军突起、一枝独秀的釉陶艺术品,也是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唐三彩主要出土于西安、洛阳唐墓,除此,北方的山西、甘肃,南方的江苏扬州也有一定数量的发现。唐三彩是釉陶,其胎体以黏土制成,胎质坚实致密,强度高,釉色以铅和石英配料为熔剂,数种金属氧化物釉料为着色剂,其中主要是以氧化铜、氧化铁、氧化钴等呈色为绿、黄褐、蓝色的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烧制而成。三彩呈色即是利用熔剂在器物烧制过程中的流动性,使着色剂在熔剂中流动、交融、浸…  相似文献   

4.
本所说的钧窑瓷器主要指传世的陈设类钧瓷,其釉色常见有天青、天蓝、月白、玫瑰紫、海棠红等。器类以花盆(图一)、盆奁(图二)、出戟尊、敞口尊、瓶、洗为常。钧瓷之美主要表现在它浑然天成且多变的釉色和大方、典雅宜于陈设的造型。基于此,数百年来,盛赞钧瓷之誉多见诸献,实物仿钧也屡有佳作问世,其上品甚至可与真钧竞风流。但由于从事仿钧瓷生产的窑口较多且从业时间也较长,其产品自身间的差别,长期来一直是聚讼不休的话题。本力图用献与实物相比照的方法,探讨明清两代仿钧瓷的时代与窑口特征。  相似文献   

5.
《收藏家》2019,(6)
正高:10厘米款识:"雍正年制"篆书款本件花盆口部折沿,深腹,圈足,外壁凸起三道弦纹,既起到装饰作用又使得器型平添了一分变化。通体满施仿汝釉,釉面玻璃质感强,莹润光亮,呈色宁静纯美。直追宋代汝瓷如雨过初霁般清新、爽朗的天青之色。在烧造釉色工艺上真正达到了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最早烧制高温陶瓷的国家,从原始瓷开始,含铁原料制作的颜色釉瓷贯穿了整个中国制瓷的历史,从而产生了呈色各异、品种繁多的铁釉瓷.为研究影响铁釉瓷呈色的各类因素,本工作综合应用成分分析方法,对一些典型的铁釉瓷品种进行定量测定.研究表明:高温铁釉中Fe2O3的含量范围从1%至高达约18%,铁的含量对釉的呈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窑炉的烧成气氛和原料中的TiO2含量变化会影响Fe2+、Fe3+的生成比例,从而使釉色发生改变;另外,原料中MnO的含量、施釉工艺等也会对釉色产生影响.研究结果将对我国高温铁釉瓷制作技术的产生、发展有一个更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7.
钧瓷的美感形式多样而富有内涵,而禹州花釉作为钧瓷的前身被称为"唐钧"。本文从两个方面阐释了造型和釉色对禹州花釉美感的表达形式,一方面通过对花釉独特的造型手法和艺术韵律的把握进行阐释;另一方面阐述了花釉釉色美感表达形式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8.
探古寻秘--汝窑考古的最新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汝窑系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有“青 瓷之首”的美誉。汝窑继承了隋唐时期 安阳相州窑釉下刻、划、堆、贴的工艺 传统,同时又吸收了越窑的施釉技术, 定窑的印花技术和耀州窑的支钉托烧技 术,创造了印花青瓷的独特风格。汝瓷 土质细腻,视如碧玉。胎呈香灰色,胎 骨坚硬。其色以微带黄的卵白、天青、豆 青、虾青为主,还有葱绿、天蓝等色,尤 以天青为贵。其釉如堆脂,扣声如磐。汝 窑碗、盘器皿多采用外裹足满釉支烧, 图案以印或刻划出的云山海水、禽鸟游 鱼及各种缠枝、折枝花卉和团菊、菊瓣 为主,其刻花风格较为犀利,略带锋芒。 汝窑在…  相似文献   

9.
<正>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陶器,其胎料以白色瓷土为多,少量为暗红色的陶土。烧制工艺采用二次烧成法,第一次为素烧,温度在1150度左右;第二次是釉烧,温度大约在800-900度左右。其釉质主要成分是硅酸铝,加入铅丹(PbO)和石英(SiO_2)调配的助熔剂,同时加入氧化铁(Fe_2O_3)、氧化铜(CuO)、氧化锰(MnO_2)、氧化钴(CoO)等不同的金属元素作为着色剂,从而使器物表面呈现出绿、黄、褐、赫、红、蓝、白、紫等多种色彩。由于釉料中铅的加入,不仅增加了釉面的光泽度,更重要的是大大降低了釉料的熔融温度。工匠们为了使釉色达到某种呈色效果,会采用点染、涂绘、泼洒、绞釉等多种方法,把各种釉汁交错施于胎体表面,入窑焙烧,从而使着色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的梳理可知,钧窑的概念不是一下子形成的。不同阶段的文献隐含着不尽一致的产品信息。民窑钧瓷,即钧窑的碗、盘等类天青釉色瓷器,大体始烧于金代中后期;官窑钧瓷(简称"官钧")即花盆、盆托、出戟尊等类高温铜红釉窑变瓷器,生产年代则在明代早中期。从广义、狭义概念两方面来认识钧窑,有利于科学把握其产品面貌。  相似文献   

11.
We use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 to acquire microstructure images of Chinese Song Jun glaze to reveal the copper and quartz additives used and, in two typical samples, we show that the amount added is considerable. Focusing on these two additives, including the species, amount and granule (particle) size added in the glaze, 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explore how they functioned in relation to the Jun glaze's visual characteristics, opalescence and sky‐blue colour, attributed to the unique 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that occurs in Jun glaze.  相似文献   

12.
冯冕 《中原文物》2020,(1):124-130
孔雀蓝釉是中国陶瓷低温釉体系中重要的环节,正是由于孔雀蓝釉的配制,我国低温釉出现了以氧化钾作为熔剂的技术手段,为后来景德镇釉上彩的彩料配制奠定了技术基础。孔雀蓝釉的技术来源尚没有清楚的认识,学者大多推测中国孔雀蓝釉的生产受到了伊斯兰陶孔雀蓝釉的影响。但现有对金元时期我国孔雀蓝釉的检测表明有多种配方共存的情况,这一现象说明当时孔雀蓝釉的生产并没有统一技术。笔者通过对孔雀蓝釉出土文物的时间与产地特征,以及对琉璃瓦生产工艺演变的考察,认为我国孔雀蓝釉是在低温铅釉琉璃的助熔剂"黄丹"的制作工艺演变过程中增加硝形成的,到元代中期以后配方探索才逐渐完成,形成了以硝为主要助熔剂的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13.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coupled with an energy dispersive X‐ray detector (SEM‐EDS) has been used to study samples of Sasanian glazed pottery. Analysis of ceramic bodies revealed a general homogeneity in composition among the studied samples and the use of calcareous clay for their manufacture. Glazes are typically alkaline in composition, with sodium and potassium oxide contents between 8 and 13%, and between 3 and 5%, respectively; calcium and magnesium oxide contents are between 7 and 10%, and between 3 and 5%, respectively. These data suggest the use of plant ash together with a silica source for glaze production. Coating thickness is highly variable among different samples, from some 400 up to 1200 µm, but it is generally uniform when a single sample is concerned. Glazes are mostly coloured blue or blue‐green; copper and iron are the colouring agents detected; abundance of bubbles, silicate crystals and relics of unmelted material are responsible for their generally opaque appearance, together with the presence of weathering produ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ody to glaze contact zone, together with the widespread presence of bubbles, would not rule out production by a single firing process. A few samples feature a peculiar gritty coating on one side of their surface; SEM images show that they are actually partially vitrified, and EDS data denote a rather heterogeneous composition. It seems possible that they result from mixing clay together with the frit used for glaz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4.
中国历史上的钴显色材料有颜料、玻璃、陶瓷釉。花绀青、钴蓝属历史颜料;钴显色蓝色玻璃可能始于西汉;钴显色蓝色陶瓷釉始于战国陶胎釉珠,唐朝唐三彩陶瓷釉发展成多个品种。钴显色材料有国产钴土矿类和进口Smalt类。原料矿中带入的锰、铁、镍、砷、铋等杂质对色彩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钧窑大部分产品的基本釉色之一是各种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为了探讨釉层呈乳光蓝色及其深浅的原因,利用聚焦离子束、场发射扫描电镜(配备EDS)、高分辨率透射电镜(配备EDS)、穆斯堡尔谱仪以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手段,对7片出土于河南禹县钧窑遗址的具有深浅不一蓝色釉层的残片样品进行科学分析。结果发现,钧窑蓝色系釉层的主要着色剂为Fe2+,其含量的增加能够使釉面蓝色饱和度增大;此外,釉层中存在着大小不一的分相液滴,小液滴尺寸增大,能够使蓝色釉面颜色偏绿、明度提高。即钧窑蓝色乳光釉的呈色是化学成分和显微结构的共同作用,也是对可见光散射和吸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茶叶末釉”始见于《陶雅》,是指清代官窑中釉面呈失透状.釉色黄、绿参杂的瓷器。本文追溯了茶叶末釉的渊源和演变,着重介绍了其在清雍正、乾隆朝的突出特色.并揭示了其于釉色、造型方面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7.
毛晓沪 《收藏家》2009,(4):83-88
中华民族先民在制作陶器的过程中发现,烧制陶器时的温度越高,其制成品就越坚实,越耐用,于是就想尽办法提高烧成温度。到了商代,在我国南方已经出现了小型龙窑和带有烟囱的室形窑。窑炉的改进,首先实现了我国陶器烧成温度从1000℃以下,提高到1200℃左右的技术革命。又通过无数次失败后发现,不是所有的制陶粘土都能耐高温,  相似文献   

18.
孔雀蓝釉在中国唐代已能够自己生产,并使用于建筑之上;孔雀蓝釉器物在中国出现于宋代,金代中期即12世纪晚期开始连续生产,目前发现山西地区是主要产地之一,而且直接影响到后来山西出现的法花釉,它与中亚、西亚的孔雀蓝釉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它的发展与道教有某种程度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