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青城山亦名“天谷山”,素以“天下幽”著称全国的道教名山。号称道教的“第五洞天”。在四川灌县城西南。因青山四合。状如城郭,故名。青城山名,始著于晋。汉、三国、晋时青城山归江原县管辖,隋置清城县;唐属蜀州,宋隶永康军。明至今属灌县。位于灌县城西南15公里处。 青城山自汉张陵及子张衡、孙张鲁在此传道以来,青城山就是历代修仙、隐居之地,史称青城山为神仙都会。范长生、赵昱、杜光庭、王方平、安期生、马鸣生、阴长生、叶法善、张霄远、谭峭、王谷神、皮元耀等道士均先后在此修仙学道。唐、宋时期,青城山更是文人们读书、养息的胜地,  相似文献   

2.
问道青城山     
《神州民俗》2009,(7):38-43
自古以来,人们以“幽”字来概括青城山的特色。青城山空翠四合,峰峦、溪谷、宫观皆掩映于繁茂苍翠的林木之中。青城山作为四川青城山一都江堰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之说。  相似文献   

3.
麦积山的净     
游山的最大乐趣,莫过于感受山的品格。山有品格吗?有。譬如人们常说“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这“秀”便是峨眉的品格,“幽”便是青城的品格。去年深秋,我有幸游览了峨眉山和青城山。峨眉的“秀”,青城的“幽”,我在山中的时候,是感受到了,但了出了山,不知为什么便很快就消失了。唯独麦积山的“净”,却久久地存留在我的感  相似文献   

4.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两句哲学概念出自《老子》,实际上是取象于天和地的具体事物。天就是看得见的日、月、五星等天体,三运行的定则或轨道就是天道。其周而复始,行道天圆。地分四方与四隅,有四季、八节(后来演为廿四节气);人(男人和女人的关系和合为仁)法天与地就是人道。天地是有道(规则)的,道(规律,运行)又是法于自然的。所以天上有日(阳)、月(阴),人间有父母(乾坤),子女配夫妻。  相似文献   

5.
朱红  吴若峰 《旅游》2006,(3):68-72
青城山附近的人都把青城山当成了不起的神仙山。他们相信,青城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要不然道家为什么都选择在这里修行。在青城山修行后的人个个道骨仙风,肯定是沾了这个山的仙气。青城山不但景色天下幽,武功也很是了得。尤其青城剑术在式术界更是叫得响的。青城山是养人的地方,不但养身体,更能养心境、修性情。  相似文献   

6.
一、道家旅游思想的形成及其背景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在《老子》一书中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观点,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为以“回归自然”、“恢复人之本性”为核心的道家旅游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的学说,并在其著作《庄子》中以“游”述道,主张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其中的名篇《逍遥游》就集中而且是系统地表达了道家的旅游思想.《逍遥游》通过“鲲”化作大鹏从北冥万里游历到南冥途中的时空感受和经历,提出了旅  相似文献   

7.
彭亮  张琪 《风景名胜》2009,(5):50-53
姓名:高天福 编号:075 投诉电话:87288104 高天福扛着滑竿在山道旁招揽生意的时候,胸前这张“青城山风景区滑竿服务证”特别显眼。在上山不久的青城山慈云阁,来自山下青景村的高天福,和他的七个同伴一起,守着四台滑竿,不放过每个机会向游客推荐滑竿的“轻松悠闲”。可是在我观察的20分钟里,没有一个客人光顾。  相似文献   

8.
青城天下幽     
青城山位于成都以西七十公里处的都江堰风景区,是邛崃山脉南段的东支。青城山背靠千里岷江,俯瞰成都平原,山势雄秀,群峰连绵,主峰海拔高度约1800米。山上古木参天,林海莽莽,蔚然深秀。因遍山终年青翠,山形状如城廓而得名青城山。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誉。早在先秦时期就被列为全国国家祭祀的山川圣地(全国有十八处)之一。青城山的风景由石笋峰、丈人峰、金鞭岩等36峰及圣母洞、白云群洞等8大洞,72小洞,及山泉雾潭,天桥奇景等108景点组成。其地质结构复杂,奇峰叠嶂。幽谷深潭,溶洞苍岩纵横其间。这里属中亚热带四川盆地湿润气候区,夏无酷暑,冬少严寒,雨量充沛,湿度大,常为云雾缭绕。从而形成青城山独特的日出、圣灯、云海三大奇观。山上林木资源丰富,花卉种类繁多,盛产野生药材。  相似文献   

9.
青城天下幽     
青城山是道教发源地之一,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边缘都江堰风景区内。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郭,故名青城山,素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传说道教天师张道陵晚年显道于青城山,并在此羽化。此后,青城山成为天师道的祖山,全国各地历代天师均来青城山朝拜祖庭。  相似文献   

10.
崇州街子古镇位于崇州城西北25公里的凤栖山下,地处邛崃山脉,毗邻青城后山和九龙山,依山傍水,山清水秀,有“川西水乡”、“青城后花园”之称。街子古镇是晚唐“一瓢诗人”唐求的故乡,杜甫、陆游等文人墨客曾在此吟诗作赋、题词留联。它因水兴商,历来是汉藏交流的重要通道,后有“诸番尽食永康茶”的记载,繁荣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1.
李晓 《旅游》1997,(12)
游青城山随感○李晓我曾游过不少名山大川,可今年暑假里的青城山之游,却有一种特别的感受。在仅两天的漫游里,虽不曾遇见什么奇人异事,但就在不经意间,那里的山山水水悄悄印在了心中,使我情不自禁地怀念着她……。出发那天,骄阳似火。中巴车穿过繁华的都市,越过绿...  相似文献   

12.
《中国钱币》2005,(3):76-76
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5月12日发行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青城山与都江堰普通纪念币各一枚。两枚纪念币正面主景图案均为国徽,内缘下方依次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和“2005”年号。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普通纪念币背面主景图案为随地势高低而就、错落有致的丽江古城,其背景为玉龙雪山,内缘右上方刊“5元”面值,内缘下方刊“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字样;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与都江堰普通纪念币背面主景图案为都江堰水利工程主体部分之一———宝瓶口,其背景为鱼嘴分水堤等都江堰水利工程建筑,内缘左方刊“世界文化遗产青…  相似文献   

13.
《丝绸之路》2012,(13):80-80
“2012年爽爽的都江堰”消夏避暑季已于近日正式开幕,为游客送上都江堰旅游系列清凉大餐。据悉,为丰富夏季避暑主题,从6月底到8月底,青城前山景区将不定期举办洞经音乐、道韵青城、魅力太极的展示;都江堰景区将不定期举行太极拳展示活动。  相似文献   

14.
“门辟九霄,仰步三天圣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这是崆峒山南天门上的一幅楹联,它用绝妙的语言高度赞誉了崆峒山的高雄奇观。  相似文献   

15.
青城山作为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既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又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国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并于2000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本文从森林文化的角度,对青城山风景名胜区的森林资源、文化资源进行分析研究,初步探讨青城山风景名胜区的森林文化。  相似文献   

16.
在四川灌县西南的青城山,是道教的“第五大洞天”,传说东汉张道陵天师曾于此讲道。山上峰峦迭嶂,古树参天,座座宫观,黛围翠绕,条条溪涧,漾绿溢秀,有“青城天下幽”之誉,是游览避暑的胜地。但是,青城山纵横百里之内的丛林古木,并不是自然形成的原始森林,它是千余年来居住在那里的历代道教徒辛勤劳动的结晶。彭椿仙便是为之奉献出毕生精力的出类拔草的一位道长。彭椿仙,名至周,清光绪九年(1883)生于贵州毕节,少年聪慧,人邑中私塾发蒙,二十岁考入云南讲武堂,毕业后,因痛恨清廷腐败,弊端丛生,不愿为之卖命,遂脱离军界,…  相似文献   

17.
<正>青城山和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中国四川省西南部成都平原的西北边缘。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青城山和都江堰水利工程于2000年以"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8年地震之后,青城山的历史建筑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其中真武宫于1982年被定为全国道教重点宫观,1988年被评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评定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  相似文献   

18.
《风景名胜》2008,(6):27-27
在5月19日全国哀悼日第一天,青城山—都江堰景区向全国各风景名胜区发出了感谢信。各风景名胜区:5月12日下午14: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级的特大地震,震中汶川映秀距都江堰市直线距离不足10公里,作为世界遗产的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在此次举世震惊的特大地震中损失惨重。经统计,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内二王庙古建筑群遭受毁损,伏龙观、城隍庙文物、十殿、建福宫、天师洞、上清宫、游客中心、都江堰博物馆、陈列馆等古建筑严重受损,景区内桥、亭、路、游道标志标牌等基础设施遭到毁灭性破坏,直接经济损失约数十亿元人民币,是在此次汶川大地震中遭受经济损失最大的景区。  相似文献   

19.
开阳古楹联     
翻开《贵阳名胜诗联集》开阳名胜篇,仅有两首诗和两首词,楹联是没有的。这样可能给人一种印象,开阳少名胜或没文化。事实上,开阳的名胜不少,楹联也不少。开阳的名胜古迹有三峰寺、安家洞、长庆寺、宝王庙、白安营、佘家营、万寿桥、南江大峡谷、香火岩、土司古寨等。建寺300年前的三峰寺至今保存有石刻楹联。入山堂刻有:中真常奉佛;正直以观人。墓地的三层空心石塔刻有:尘垢尽时彩归塔;根源不易性远天。第三十六世上永下钟正墓碑联:千峰毓秀朝吉地;二水钟灵映佳城。根据三峰寺的地貌特征,流传下来的楹联还有:九品莲花狮吼象鸣登法座;三尊金…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暑假,妈妈带我去爬青城山,我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风景还明白了一个道理:干任何事都要坚持到底。从成都乘车出发到青城山大约一个半小时。我和妈妈,坐在车上一边听导游介绍一边欣赏沿途的景色。不一会儿,车就来到山脚下了。青城山果然巍峨高大直冲云霄,果然名不虚传。山上树木郁郁葱葱,静谧深邃。这山真美啊!为了更好地欣赏美景,我们决定徒步爬上山顶,我们沿着阶梯顺山势而上,最吸引我的是眼前这些高大的树木。这一棵棵笔直的树直插云霄,就像一个个挺着胸膛的男子汉头顶天脚插地屹立在天地间,保护着大山,也为我们遮住骄阳,送来一丝丝清凉。我想长大也想一棵大树保卫祖国。远处山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