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七夕节的历史与七夕文化的乞巧内容
引用本文:赵逵夫.七夕节的历史与七夕文化的乞巧内容[J].民俗研究,2011(3):33-49.
作者姓名:赵逵夫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0
摘    要:古代较普遍的节日大体都是在农闲之时。“七”在《周易》的卦爻辞中有“反复”、“归来”的意思,故牵牛织女传说中以“七月七日”为相会之日。东汉中期以前,这一天称作“七月七日”,应劭《风俗通义》中最早称作“七夕”。乞巧之俗起于宫廷内彩女,因为宫廷彩女不可能突显爱情主题而庆牛女相会,因而由织女的“织”字引发出“巧”的主题,而开展“乞巧”活动。所以这个节俗传到社会上之后.妇女们借这个节日表达反对包办婚姻、争取婚姻自由等思想,但表面上仍以乞巧为主题,称作“乞巧节”。编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西和乞巧歌》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七夕节的内容实际上十分丰富。或同牛郎织女传说有关,或同妇女的种种劳动有关。乞巧的方式也丰富多彩,各地不同,表现出两千年来广大妇女的创造精神。

关 键 词:七夕节  乞巧  七夕诗  七夕赋  《西和乞巧歌》  新月  洗车雨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