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县官”之由来与战国秦汉时期的“天下”观
作者姓名:杨振红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先秦乐学整理与研究"(17ZDA250)成果
摘    要:里耶秦简8—461简秦始皇更名方中有"王室曰县官""公室曰县官"的规定,它表明以"县官"称天子、国家的制度始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县官"一词源于《礼记·王制》天子居县内(王畿)、官天下的王制理论。"王制"理论下的世界由"四海、流(荒)、九州、县内"组成,狭义的天下=国家=九州,广义的天下=四海之内=海内。这一理论约在春秋时期黄河中下游流域形成,是分封制下王畿制度与县制结合的产物。战国时期随着人口的增加、交通的发达,人们对世界的认识逐渐扩展,天下观也发生重大变化,遂产生邹衍"大九州"说,中国仅为广义天下的八十一分之一。但由于王制理论深入人心,故秦始皇仍依照这一理论,将新王朝和帝室取名为"县官",意为从诸侯国君升格为天子,成为居住在县内(王畿)统治天下的官。

关 键 词:县官  天下  秦始皇  王制  九州  大九州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