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文化相遇的方法论:以17世纪中欧文化相遇为例
引用本文:钟鸣旦,刘贤.文化相遇的方法论:以17世纪中欧文化相遇为例[J].清史研究,2006,2(4):65-86.
作者姓名:钟鸣旦  刘贤
作者单位:1. 比利时鲁汶大学汉学系
2.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摘    要:本文以他者哲学为出发点,结合文化传播学的理论,研究文化相遇历史的方法论。作者首先讨论了曾应用于明末清初中欧文化相遇研究的三种不同框架:一是以传播者(即传教士)及其贡献、影响为主体的传播类框架;二是以文化传播的接受者为研究主体的接受类框架(如"中国中心观");三是创新类框架,指向接受者及其文化的形象是被文化传播者建构出来的这一符号事实;随后提出了第四种互动交流类框架,通过强调传播者、接受者互动过程的双向性,对前三类框架做出进一步的改进。作者认为,研究关注的主要焦点,应是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交换的结果:新的文化产品(一种文本、一个形象,或是社会网络)。历史研究实际上是"关于他者的艺术",通过它历史学家接受自己的身份也是被他者所塑造的。对他时、他地、他文化的文化重构不仅需要历史学家去观察,历史学家自身也要允许被观察。

关 键 词:文化相遇  方法论  明末清初  他者  互动交流类框架
文章编号:1002-8587(2006)-04-0065-22
修稿时间:2006年4月20日

The Methodology of Cultural Contact: The Case of China and Europe in the 17th Century
Nicolas Standaert.The Methodology of Cultural Contact: The Case of China and Europe in the 17th Century[J].Studies in Qing History,2006,2(4):65-86.
Authors:Nicolas Standaert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