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生产刍论
作者姓名:桂榕  吕宛青
作者单位:1. 云南大学 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昆明 650091;
2. 云南大学 民族研究院, 昆明 650091;
3. 云南大学 商旅学院, 昆明 65009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2009jjd850002);云南省社科规划课题(YB2012065)
摘    要:本文从空间生产视角研究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提出"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生产"学术概念。此概念借鉴融汇了空间生产、文化空间与文化再生产等核心理念,凸显旅游空间的文化建构本质。民族文化旅游空间是民族文化旅游地地理空间、文化空间、社会空间的叠合概念,是具有明确地理空间的旅游主客体互动的场域,具有物理性、社会性、符号性、可生产和可消费性四大属性。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的生产原则,以旅游环境承载力、游客体验满意度和旅游系统利益相关者的和谐度为前提。生产内容包括旅游物理空间、旅游景观符号空间、旅游参与体验空间三层面的生产。主要生产方式有原态保护式、历史复原式、模拟示范式、创新复合式、虚拟流动式。

关 键 词:民族文化旅游  空间生产  生产原则  生产内容  生产方式  
收稿时间:2011-12-28
点击此处可从《人文地理》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人文地理》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