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早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咸头岭遗址已经过了三次发掘,并由此提出了"咸头岭文化"的认识。但其年代、分期和文化源流等问题还存在许多不同的认识。特别是像咸头岭这样的沙丘遗址,在发掘时经常发生探方的坍塌,很难保证遗物出土层位的准确性,不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2004和2006年的发掘,考古队发明了一整套铺板、留边、切边、喷水、划线、配胶、喷胶和补洞等的"固沙发掘法",解决了塌方的问题,完整而准确地提取了层位清楚的遗物,并据此把咸头岭遗址发掘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遗物分为三期五段,为珠江三角洲地区7000-6000年间的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树立了年代学和文化变迁的标尺。上述成果虽然在过去的发掘简报中已经发表(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等:《广东深圳市咸头岭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2007年7期),但此次发表的内容更为清晰和详尽。其实,新近的发掘还有一项重要的发现值得一提,这就是在第8层下第9层上发现了一层厚5厘米左右的红烧土面(见上引文)。由于沙丘遗址的堆积物一般都是沙层,发掘时对沙层的划分大都是依据沙粒的粗细和颜色,而沙子本身大多应当是自然堆积,本身的流动性也很大,之间没有可以分辨的界面,沙层颜色形成的机制也不清楚,因此即便有了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