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新经济地理“3D”框架的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特征分析——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作者姓名:鄢慧丽  徐帆  熊浩  王雅茜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旅游学院,海口570228;海南大学管理学院,海口57022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461007);海南省社会科学项目(HNSK(YB)19-11);海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hnky2019ZD-10)
摘    要:本文借鉴新经济地理学的"3D"(density,distance,division)框架理论,构建了旅游经济空间"T—3D"分析体系,分别以旅游经济地理集中度、时空距离及旅游联系诠释了旅游经济空间的密度、距离及整合。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刻画了旅游经济空间的T—3D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各市旅游经济空间密度的数值差异明显,空间分布差异显著,整体呈现"南疏北密"的分布特征;长三角地区旅游经济空间距离总体较优,各城市间距离较近,且差异不大,呈现出"核心—边缘"特征;旅游经济空间整合表现为上海、杭州、苏州三足鼎立之势,呈现出"一核两翼"的区域旅游发展特征。通过对长三角地区的实证分析,验证了旅游经济空间"T—3D"分析体系的有效性。

关 键 词:新经济地理  旅游经济空间  T—3D  长三角
收稿时间:2019-03-06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人文地理》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人文地理》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