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模型在镇域空间相互作用中的应用与比较分析——以湖北省大冶市为例 |
| |
作者姓名: | 侯贺平 刘艳芳 李纪伟 贺三维 |
| |
作者单位: | 1. 武汉大学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武汉 430079;
2. 武汉大学 教育部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79;
3. 香港中文大学 地理与资源管理系, 香港 |
| |
基金项目: |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J22B02) |
| |
摘 要: | 镇域尺度的空间相互作用研究对促进城乡统筹和城镇体系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鉴最新研究成果,从理论及实践层面对镇域空间相互作用研究进行了探索,提出一种基于空间可达性的辐射模型,并与传统重力模型进行比较分析。以大冶市16个乡镇为例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1辐射模型与实测数据的相似度较高,可以更好地反映镇域空间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2两种模拟方法在体现空间相互作用的方向性以及结构特征方面具有显著差异;3辐射模型中影响范围的引入以及空间可达性对区域异质性的体现是其与重力模型的主要区别。
|
关 键 词: | 镇域 空间作用 辐射模型 可达性 大冶市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人文地理》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人文地理》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