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国”即“壮国”再辨
引用本文:佳泉.“国”即“壮国”再辨[J].中国钱币,1993(4).
作者姓名:佳泉
摘    要:“牡国”即“壮国”再辨佳泉近半个世纪以来,泉界学者曾对“国元宝”和“助国元宝”二钱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基本认定该二钱为五代或萧辽时物。从形制及书体上考察,也极可能为同时所铸的“姊妹钱”,在这一点上似乎已无多大争议。但在“国”一词的解释上却使泉币学家们发出了“雌国之称甚奇”的感慨。有人认为:“者,雄也”,“和尚就是‘雄’者,可称为‘阳中之阳’和代表‘阳性’。故此钱应为和尚隐指‘阳’国制造之钱……”①还有人认为:“如果和河流联系起来,则一解而觉贴切,如当时时大国契丹则因其傍大辽水而故名其国,那么傍牡丹江的国,为什么就不可以称作牡国呢?”②为此,本文拟从文字源流、书体讹变的角度,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作更进一步的论证,以还“国”其本来面目。加点牡字和不加点的牡字是否同一个字,这是需要首先弄清的一个问题。在此之前,学者们查遍字书,均未找到这个怪字,唯卫月望先生在《龙龛手鉴》牛部第十二中,发现了这个带点的牡字,其注文云:“,莫后反,雄也,畜文也。”从这可以看出,在《龙龛手鉴》成书的时代,即公元十世纪的辽圣宗时代,加点牡字和不加点的牡字是同一个字,“”、“牡”同文,以可定论。“牡”字的字义。据1942年5月《泉币》第12期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