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秦权钱”质疑
作者姓名:曾维华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编号:J50405)成果之一
摘    要:清代后期多种钱币论著刊行于世,著录有称为秦代"权钱"的拓影。所谓"权钱",并非是流通货币,而是用于检验流通钱币是否符合标准的一种砝码,它取圆钱的形状,由古代官府铸造以防私铸劣钱。关于著录的"权钱",真假莫辨,研究者少有问津。曾维华教授从历史文献中看到,秦代铜钱并不存在所谓称量的说法。《睡虎地秦墓竹简·金布律》:"百姓市用钱,美恶杂之,勿敢异。"这个专门记载秦钱使用的律法,从根本上否认了这种"权钱"的存在。同时作者又从秦汉间"十"和"七"的不同写法,揭穿了"秦权钱"的虚假性,从而大胆否认了"秦权钱"的历史存在。宋代金石学经过元明的发展,清代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范围不断扩大,其中的品类越来越多。好事者搜罗各种实物,加以描绘、捶拓取影,或加说明,编辑刊行,此类书的数量相当庞大。钱谱类书籍更是层出不穷,人们照谱识钱,作为觅钱之资。收藏古物从来是在雅俗之间,以欣赏、博物、怀古者为雅事,以居奇售卖者为俗态。只晚宋代起,贩售古物就夹杂假货,清代的假货多如牛毛,充斥市井。收藏家稍有疏忽,这类假古董就会混入,著录难免真伪杂陈。因而对于古代著录的古物,特别是清代以来的著录,研究者必先辨伪,此为头等大事。辨伪有文献证明、有考古实物验证,当然还有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就这"秦权钱"而言,不仅理论上不能成立,字形上也有疑点,曾教授的文章已经论述透彻。但是有两点尚可以深入。其一,秦半两与汉五铢的钱形上有一个很大区别,秦半两钱无郭,汉钱有郭,如果"秦权钱"仿照秦钱,应是无郭,而著录却有郭。这个也是坊间伪造的过硬证明。其二,此类"秦权钱"并非全是作伪,那么它们不是"秦权钱",它应该是什么呢?其实在西汉陵山汉墓出土的实物,人们给了明确结论,这是"行乐钱"。那么在否定的同时应该适当的论述"行乐钱"的形制,这样,文章做到功德圆满了。

关 键 词:钱币  流通  秦代  制度问题  检验  标准  研究者  铸造  著录  重数  形似  私铸  清代  器具  论著  减重  货币  官府  关系  古代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