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抗战中重庆兵器工业基地的形成及意义
引用本文:戚厚杰,奚霞. 抗战中重庆兵器工业基地的形成及意义[J]. 抗日战争研究, 2005, 0(2): 126-146
作者姓名:戚厚杰  奚霞
作者单位:1.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研究馆员
2.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员
摘    要:中国兵器工业开始于鸦片战争,发展于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后由于封建割据与军阀混战的需要,几乎每省都有兵工厂,形成了布局分散,设备、原料依赖进口,生产落后的中国兵工生产特点。1927年后,南京国民政府对兵工厂进行了分期整顿,实行关停或并迁,形成了汉阳、上海、金陵、济南、巩县5个大型兵工厂。九一八事变,特别是“一·二八”抗战后,鉴于日本侵华势不可免,蒋百里、蒋介石等先后考虑抗战开始后,能够支持长期抗战的兵器工业的工业生产基地选择问题。由于形势的发展变化,对后方基地的认识也在变更,先后选择了西北和湘西、四川为中心的滇、黔、川西南地区。全面抗战开始后,由于重庆具有天时、地利、人才的独特条件,各兵工厂在搬迁中有的径迁重庆,有的一迁他处,再迁重庆,最终形成了以重庆为中心的兵工生产基地。重庆兵器工业支撑了长期抗战,为西南大后方的经济建设与兵工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

关 键 词:重庆 工业基地 意义 兵器工业 南京国民政府 生产基地 1927年 九一八事变 兵工厂 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军阀混战 辛亥革命 生产特点 日本侵华 选择问题 发展变化 后方基地 西南地区 全面抗战 人才培养 经济建设 抗战后 蒋百里

The Form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Base of Munitions Factory in Chongqing in the Resistance War
Qi Houjie,Xi Xia. The Form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Base of Munitions Factory in Chongqing in the Resistance War[J]. The Journal of Studies of China's Resistance War Against Japan, 2005, 0(2): 126-146
Authors:Qi Houjie  Xi Xia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