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墨的保存研究
作者姓名:解玉林  陈元生
作者单位: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实验室,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实验室 上海 200231,上海 200231
基金项目:国家文物局文物科研项目
摘    要:中国墨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文化发展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墨是由松烟或油烟与胶质及各种添加剂混合而制成。墨的保存很困难,常会产生裂纹和生霉,有的甚至裂成几块,而失去了它原有的价值。通过实验知道,湿度的交替变化即忽高忽低、低湿、高湿都对墨的保存极为不利。低湿使墨中蛋白质胶变性,变脆硬化;潮湿使胶膨胀失去粘性并促使霉的生长而引起生物腐蚀。在墨的保存和陈列中,要采取墨的储藏微环境的湿度控制,保持湿度的稳定。

关 键 词:墨的保存  恒定的湿度  湿度的交替变化  调湿剂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