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社区活动空间共享的公共接触潜力测度方法 |
| |
作者姓名: | 塔娜 林书亭 |
| |
作者单位: | 1.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241;
2. 华东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上海 20024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20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
| |
摘 要: | 社区内的日常活动空间共享有利于创造居民面对面的社会接触,进而增进理解、提升社区信任和社区融合。基于行为地理学理论与方法,提出“物质空间—活动空间共享—社会心理空间”的关系路径,揭示社区居民的活动空间共享的研究意义;从结构、层级、尺度和载体四个角度构建居民社区活动空间共享的公共接触潜力分析框架;从社区和个体两个层级构建公共接触潜力测度方法,基于共同活动的联系衡量社区居民空间共享的广泛程度和频繁程度。在理论框架与指标测度的基础上,使用上海市郊区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分析了活动空间共享的社区差异和个体差异。研究指出,提升居民空间共享对建设充满人气的活力社区具有意义,能够为郊区社区生活圈建设和社区治理提供支持。
|
关 键 词: | 行为地理学 活动空间 社区生活圈 社区融合 社会空间分异 |
收稿时间: | 2021-09-06 |
|
| 点击此处可从《人文地理》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人文地理》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