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视角下中国流行菜系的空间扩散格局及其文化地理逻辑 |
| |
作者姓名: | 曾国军 李忠奇 陈铮 周尚意 |
| |
作者单位: | 1. 中山大学 旅游学院, 广州 510275;
2. 北京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部, 北京 100875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1174,41901164,41971190) |
| |
摘 要: | 流动性的增强不但意味着人口、信息、资金流动强度增加,也意味着流动范围的扩大。在此背景下,以稳定的人口构成为基础的传统地域饮食文化区的边界也开始发生变化。同时,流动性也使多元地方饮食文化在空间扩散的基础上展开了互动与交融。本研究将除港澳台地区以外的中国全域作为研究区域,基于海量餐饮服务设施POI数据,运用核密度分析方法分析中国目前的流行菜系空间扩散格局并描述其特征,并从流动性视角阐释其形成与扩散的文化地理逻辑。研究发现,中国现流行的菜系主要包括川菜、湘菜、粤菜、东北菜、徽菜、云贵菜、西北菜、鲁菜;中国流行菜系的空间扩散格局具有差异明显、多中心发展的特点。其中,川菜、湘菜、粤菜数量多分布广;鲁菜、徽菜分布集中,扩散较少;东北菜、云贵菜、西北菜数量较少但分布范围广。这种流行菜系空间扩散格局背后的文化地理逻辑与流动性密不可分,人口、资金等的流动促使地方饮食文化在空间内扩散,同时也带来了地方饮食文化间的交融互构。
|
关 键 词: | 流行菜系 空间扩散格局 饮食地理 流动性 |
收稿时间: | 2021-03-01 |
|
| 点击此处可从《人文地理》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人文地理》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