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说“忠”与“不忠”
引用本文:方介.说“忠”与“不忠”[J].史学集刊,1997(4).
作者姓名:方介
摘    要:“忠”是人类普遍遵循的美德。从政治学角度说“忠”,应指忠于祖国和人民(民族),廉洁奉公,尽职尽责,死而后已。古代也是这样,只是“朕即社稷”这教条,又将“报国”和“忠君”连在一起,在特定情况下,二者成了同义语,很难分开。“忠群报国”的内涵弄得较复杂。但是,人世间毕竟存在一种普遍认同的真、善、美,这就是天下自有公论,任何人都无法改变。海瑞骂皇帝,嘉靖认为是“詈主毁君,悖道不臣”。天下人却认为,他是以尧舜责君,欲洗数十年君道之误。今大臣持禄而好谀,小臣畏罪而结舌,臣不胜愤恨,是以冒死愿尽区区,惟陛下垂听焉”(《海瑞集附录·明史列传》)。这是一个臣子的心里话。当提牢主事告诉狱中待死的海瑞,皇帝死了,“先生旦夕出此门进用耳”。海瑞非但没有喜出望外,竟大恸,投体,肴酒尽呕出,绝而复更,哭终夜不辍。明日衰麻徒跣,呼天若丧考妣。“噫!到此然后知公真忠,一片心肠有贯彻千古者。人须于此处勘得忠臣心事,方有实际。忠臣亦必有此心事,方垂千古,其他居官之劲正清苦,又其余事也”(朱国桢《湧幢小品·海忠介实际》)。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