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建馆三十年来的考古工作
引用本文:刘兴.建馆三十年来的考古工作[J].东南文化,1988(5).
作者姓名:刘兴
作者单位:镇江博物馆考古部
摘    要:镇江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宁镇山脉东端。最早以“朱方”见于史书,春秋时属吴国,战国属楚,改名谷阳,秦统一后名丹徒。在1983年地市合并前,我馆考古工作范围是镇江地区的11个县市,即镇江、丹徒、句容、丹阳、武进、金坛、溧水、溧阳、高淳、宜兴和扬中。地市合并以后,范围为镇江、丹徒、句容、丹阳、扬中。 (一)旧石器时代考古 解放前曾在丹阳发现过哺乳动物化石群。解放后,旧石器时代遗迹的发现日渐增多,1975年在句容佴池发现有较多的动物化石。1977年溧水县白马公社回峰山在采石灰石时发现原神仙洞,洞内有堆积层,经发掘,有以最后(?)狗为代表的动物化石18种,另有一块罕见的陶片,同层木炭粒经碳14测定,得知绝对年代距今11200年±1000年。 1980年在丹徒县高资镇,发现两段人类股骨化石,同时发现的还有牛类牙齿化石4枚,高资人的股骨化石,经测定指数为74.4。北京猿人股骨的指数平均为67.8,尼安德特人平均为75.6。高资人股骨干上部的平扁度介于这两者之间,股骨的断面,髓腔虽比北京猿人为小,但比山顶洞人和下草湾人的指数都大,有一定的原始性,这两段股骨化石的时代为更新世晚期,甚至中期。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