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青墩遗址探微
引用本文:贲卫华,葛玉琴,王其银.青墩遗址探微[J].江苏地方志,2004(1).
作者姓名:贲卫华  葛玉琴  王其银
摘    要:1973年8月,原海安县沙岗青墩大队建居民点,在墩西开挖一条青墩新河,开挖过程中意外发现大量陶、石、骨器和鹿角、兽骨以及古井等遗物。南通博物馆派员调查并在当地作了试探性挖掘,先后采集、征集到部分出土遗物,其中包括在江南一带良渚文化遗存中常见的璧、琮、坠、环等玉器。紧接着,南京博物院组织南通、无锡、连云港博物馆的考古人员连续两次对遗址进行大面积发掘,先后出土1000余件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与青莲岗文化时期的石器、玉器、骨器、陶器及大量动、植物化石。如今青墩陶斧正陈列于南京博物馆,享受着“国家一级保护文物”的尊荣。从此南通地区的历史被改写了,江海文化的两千多年文明史一下子被推进到5000多年之前。这是南通及其相邻地区上世纪70年代最重大的考古发现。时间过去了30年,重新回顾探究这一发现,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一、低海拔的福地。俗话说,“凤凰不落无福地”。海安县城西北有镇名南莫,距县城28公里;南莫西北有村名青墩,东距黄海60公里、南离长江80公里,相传远古时就曾有一对凤凰降落在这里,所以青墩又被誉为“凤凰地”。这是一块福地,低海拔的福地。低海拔,往往和年轻、贫瘠甚至浅薄联系在一起。海安属苏北断拗,是中新生...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