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精神性存在的让渡:旧京的庙会与庙市
引用本文:岳永逸.精神性存在的让渡:旧京的庙会与庙市[J].民俗研究,2017(1):87-98.
作者姓名:岳永逸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的北京师范大学自主科研基金项目“都市民俗学视野下地位群体的日常生活研究”(SKZZB201503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平燕京大学、辅仁大学的民间文学及民俗学研究(1937-1949)”(14BZW153)
摘    要:有城墙区隔的旧京是一座与农耕文明相匹配的乡土性城市。这种乡土性既体现在对土地敬畏的神圣性之中,更体现在家、街、城同构性的空间美学。不仅宫、观、庙、庵、坛、祠、寺等以不同的阶序密布旧京,对民众而言,供奉碧霞元君的"三山五顶"还拱卫着京师。西直门内大街这样普通的街巷也有着有"九龙二虎"之称的众多小庙。曾经普遍存在的四大门信仰使得旧京众多的家居空间同样多少具有"庙"的性质。与此相连,旧京的庙会是一种与旗人闲适典雅的日常生活相连接,并集中呈现日常生活,展现个体价值的精神性存在。在以西方为标杆的近现代化历程中,旧京必然性地经历了去神化和对以敬拜为核心的庙会的污名化历程。庙会整体性地衰减为彰显人力与物欲的庙市,沦为一种物化性的存在。随着21世纪以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动,庙市又向庙会进行了有限度的回归。

关 键 词:旧京  庙会  庙市  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