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杆热膨胀法测定古陶瓷烧成温度的应用研究 |
| |
作者姓名: | 鲁晓珂 徐嫦松 李伟东 |
|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古陶瓷研究中心,上海 201899;古陶瓷多元信息提取技术及应用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 201899;古陶瓷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 201899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2019YFC1520202) |
| |
摘 要: | 目前,顶杆热膨胀法在测定古陶瓷烧成温度中应用最为广泛。本研究首先对该方法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梳理,再通过中国古代陶器、白瓷、黑瓷的具体应用实例,详细分析了它们的热膨胀曲线特征,并结合对高铁胎的模拟实验研究,提出应从800℃以下的早期低温陶器样品、800℃以上且具有明显收缩转折点样品和高温没有收缩只有膨胀转折点样品这3种类型来进行具体分析。利用切线计算烧成温度只有在800℃以上且具有收缩转折点情形下正确率较高,而高温阶段的膨胀转折点温度只能作为参考;同时,也要利用较完整的烧结步骤曲线从化学组成等方面研究其原料特性,并结合吸水率等物理性能指标来进行验证。这些结果为该方法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
关 键 词: | 顶杆热膨胀法 古陶瓷 烧成温度 热膨胀曲线 |
收稿时间: | 2020-04-26 |
修稿时间: | 2020-05-22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