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收入增长与结构性贫困:近代冀中定县农家生活的量化分析
引用本文:李金铮.收入增长与结构性贫困:近代冀中定县农家生活的量化分析[J].近代史研究,2010(4).
作者姓名:李金铮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天津300071;
摘    要:20世纪上半期冀中定县的农家生活状况,为近代中国农民生活水平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例证。在此时期,农家收入有所增加,但因占有或耕种土地面积的不同,又有一定的阶层之别,只是这种差别不是特别悬殊而已。农家收支水平也有些微改善,但入不敷出的农户仍占一定比例,显示了总体平衡和部分不平衡的实态。农家生活如以恩格尔系数衡量,几都属于绝对贫困型。但与恩格尔定律有别的是,收入较少、处于饥饿状态下的农民,其恩格尔系数并不必然高于收入较高的家庭,食品比例的增加反而意味着生活的改善。由此,恩格尔定律应做一定程度的调整。当时的人均摄入热量和蛋白质,以现代营养学标准衡量,虽有一些差距,但不是很低。当然,更要看到问题的另一面,即:食品消费结构的严重失衡,如食粮占绝对优势,且以杂粮为主,肉蛋、调味品极为少见,这显属低级生存性消费。农民的穿着也非常糟糕,居住以土房居多,卫生条件极其低劣。诸如此类,恐怕是农民营养指标尚可但寿命仍然很低的原因。总之,所谓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或不断恶化的观点皆值得进一步推敲。

关 键 词:定县  收入增长  恩格尔系数  结构性贫困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