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公元前一千纪通往辽东山地的青铜物料流动
引用本文:张吉,柏艺萌,梁志龙,刘振陆,崔剑锋,陈建立.公元前一千纪通往辽东山地的青铜物料流动[J].南方文物,2022(5):198-210.
作者姓名:张吉  柏艺萌  梁志龙  刘振陆  崔剑锋  陈建立
作者单位:1.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2.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3. 本溪市博物馆;4. 锦州市博物馆;5. 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华文明起源进程中的生业、资源与技术研究”(课题编号2020YFC1521606)资助;
摘    要:本文对辽宁本溪等地区出土东周青铜器进行了成分及铅同位素比值分析。在公元前六至前四世纪,本溪梁家M1多钮镜等器物与沈阳郑家洼子M6512出土青铜器均为铅锡青铜及铅锡砷青铜材质,铅同位素比值指示这些青铜物料与春秋早期的辽西山地存在关联。公元前三世纪,刘家哨和上堡出土青铜器均为铅锡青铜,使用的两类铅料分别与燕及三晋青铜器对应。自商周至战国早期,辽西山地一直是金属资源的缓冲地,汇聚中原和大井提供的不同类青铜物料,并在特定时段影响辽东及朝鲜半岛。战国中晚期以后,金属物料的流通枢纽逐渐东移,促进了辽东山地的社会发展,并推动以中原为中心的世界体系向东北亚地区扩张。

关 键 词:周代  辽东山地  本溪  青铜物料流动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