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乐器人格化的配器思维——以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为例
引用本文:黄飞.论乐器人格化的配器思维——以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为例[J].神州,2012(11):217-218.
作者姓名:黄飞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摘    要:“乐器的灵魂”,这里的“乐器”自然并非是指乐器的实体.它代表着音乐中的形象,作曲家对于音乐体验的投射。而柏辽兹对于乐器表现特性的把握。通过乐思的承载而使其获得生命,并赋予个性。这种精彩的手法让人联想到,将乐器作为戏剧人物般的人格化的手法。通过乐器的组合、用声音的象征性姿态表达着自己。当然。从根本上来说这些都是作曲家想象中的心智,创造性的个人意识的投射。本文便从这一视域,以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为例来分析乐器在乐曲中的人格化指向、角色化倾向和叙述性意向各个方面。

关 键 词:《幻想交响曲》  柏辽兹  人格化  乐器  思维  配器  音乐体验  表现特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