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一二十年代,章士钊提出了调和史观。该历史观认为,“调和”是差异协同与对立统一,是宇宙运动的基本规律。正是社会各因素“调和”的作用,社会历史运动呈现承续性、渐变性、循环性的特点。从调和史观出发,章士钊主张人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要做到宽容与妥协。  相似文献   
2.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的第一部分,即《诗论》,其第10号简和第13号简都提到《汉广》一诗,并且进行了较多评析.这对于解决聚讼不已的《诗@汉广》的"游女"身份及诗旨等问题有很大启示.分析《汉广》诗意,可见诗人实在"不可得"与"不可能"之间犹豫徘徊.事物的"可能"与"不可能",并不受礼义界限的影响,而是基本上与礼义无关的事情.然而,事物的"可得"与"不可得"则是礼义影响的结果.《诗论》简,对于《汉广》一诗的评析在所有关于情爱诗篇的说解中显得尤为深刻而重要.孔子对于《汉广》的评析,与《韩诗外传》、《说苑》所记遇浣女事皆表明了孔子的情爱观.其情爱观的中心是赞成男女在礼义的范围内的情爱,提倡在可能的情况下对于爱情大胆追求,而不是对于男女情爱予以排诋.男女间必须授受不亲"],应当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这只是后儒之见,孔子之时尚未出现.  相似文献   
3.
汉画像石中的“捞鼎”图像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表现的是王权的更迭,更是两汉时期社会信仰意识的集中体现。画像中“鼎”的捞起与失落这一过程反映了生命的意义,具有灵魂重生和生命复出的隐喻。捞鼎画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汉代民间的宗教信仰以及汉人的生死观。  相似文献   
4.
晚清铁路外债观初探——以芦汉铁路为中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晚清铁路外债举借过程中,洋务官员逐步有了成型的、带有明显思想倾向的外债观,芦汉比国债款交涉是典型的蓝本。其核心是在依赖心理驱动下生成路权与债权交换的主导思想。在体现外资合理性的同时,也暴露出排斥商股、模糊抵押权限、利用外资形式偏执等诸多偏差,表现出近代国人在利用外资上排拒与依赖并存的矛盾心态。  相似文献   
5.
咸阳“周王陵”为战国秦陵补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于周王陵确切时代及墓主身份的界定,学术界虽然先后有多位专家进行推测和研究,但至今多种观点并存,未能定论。近年来,随着西汉帝陵大遗址考古工作的展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咸阳市考古研究所对周王陵进行  相似文献   
6.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China's Reform Policy and the dissolution of the Cold War system, the conditions in Japan for conducting scholarly research on China's modern history changed drastically. We can categorize Japanese research on China's modern history since the 1980s into two components: the relativization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and a rediscovery of the uniqueness of Chinese society. Some historians, however, continue to point out that an alternative vision of history that integrates detailed research results already achieved within individual areas of history has not yet replaced the conventional revolution‐based paradigm. It is indisputable, as they emphasize, that breaking away from the so‐called revolution‐based viewpoint of history in Japan has created diverse visions of history and has contributed to a more substantial body of work pertaining to China's modern history. The question of what kind of new vision we should search for, however, remains unanswered. Recent overviews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in Japan were expected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This paper is intended as a general review of recent trends and expected developments in Japanese research on China's modern history by introducing the most important overviews written by Japanese scholars. We are not concerned here with individual case study research.  相似文献   
7.
近人姚大荣所著《马阁老洗冤录》一书,旨在为马士英翻案。囿于成见,学界长期以来忽视其存在,乃至视而不见。笔者仔细研读全书,认为此书亦不乏值得今人学习和借鉴之处。但是它最大的不足就是臆断过多。本文主要介绍该书的内容,讨论其史学价值,以期引起有关治史者的相应注意;同时对书中的一些重要观点予以评析,希望能借此对马士英这一历史人物做出更全面更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并推进相关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新旧之间:陈黻宸史学成就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20世纪初期的新派史家,陈黻宸在史著中已尝试着用进化史观来剖析历史,并能够从历史事实本身去寻找历史发展的原因。他在如何撰写民史方面也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同时又对如何建设新史学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徐淑梅  刘继生  陈才 《人文地理》2005,20(6):64-67,47
本文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休闲观和国际旅游业发展相关理念;以我国新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概括出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五个统筹及构建和谐社会、加强文化与设施等社会建设、进行企业制度变迁和体制创新等区域旅游发展新思路;在对黑龙江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综合定量评价基础上,按照新科学发展观的定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黑龙江省旅游业科学发展的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10.
从集聚经济看城市空间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集聚经济学出发,本文用经济活动转变、经济多样化与交易成本的有关概念、理论解释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并指出目前多数研究忽视劳力和消费者空间转移从供求双方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塑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