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4篇
  35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越南社会的政治制度日趋僵化和阮氏王朝统治者的因循守旧 ,历史上固有的家族和村社制导致了狭隘的价值利益观的形成 ,基督教在越南的传播和发展而滋生出的新的矛盾和冲突 ,这些因素交相并织 ,妨碍了近代越南社会的整合 ,加剧了封建制度的危机 ,引起社会的急速衰退并最终沦为法国的殖民地  相似文献   
2.
傅惜华是20世纪著名的藏书家、古典戏曲文献研究专家,其一生著述甚丰,尤其在戏曲目录学领域贡献突出。本文将视角固定在图书典籍上,略述傅惜华对中国戏曲典籍的收藏保存、著录传播、捐公奉献。  相似文献   
3.
为配合修建合徐高速公路,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01年对濉溪县马桥乡董楼行政村蒋店的古代墓葬进行了发掘,共清理宋代墓葬51座,多为单室墓,双室和多室墓仅占少数。墓葬平面形制可分为腰鼓形、船形、蝉形、圆形及"中"字形,出土器物较少,仅见铜镜、瓷碗、铜饰品等。这批墓的大致年代当在北宋晚期。  相似文献   
4.
孙淼 《故宫博物院院刊》2012,(1):148-155,161
"明永乐宣德文物特展"是一个全面展现明早期艺术的综合性文物大展。展览的最终目的是要激发大众对传统艺术的兴趣,令其得到文化的熏陶与艺术的启迪,因此,展览陈列设计所要考虑的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首先提炼装饰元素作为视觉主题,将艺术品的美感尽可能展现给观众,同时还要向观者传递时代背景、皇帝的思想境界等信息。此外,设计者还精心挑选不同的装饰材料以营造新颖的展示环境,达到衬托文物高超工艺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一位在社会控制实践中颇有建树的实干家,他在“知行合一”理念的指引下,践行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如果说他在贵阳龙场悟道期间是在做理论积淀,那么他在南赣期间的一系列措施则是他社会控制思想的物化结果。王阳明的社会控制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乡村社会的组织建设与对乡民的行为控制。  相似文献   
6.
潘口水电站与陕南和川东接壤,是古庸国所在地.遗址地处河流边缘地带,长年受河水的冲刷,破坏殆尽,出土遗物甚少,文化内涵主要包含新石器晚期和东周时期遗存.东周时期文化面貌较为复杂,既有楚文化特征又具巴蜀文化风格,同时还包含陕南文化因素,这种多元文化因素,是与周边文化相互影响、碰撞形成的一种以地方文化为特色的多元文化.因此,我们认为潘口水电站淹没区的小府坪、红花湾、王家套等遗址是东周时期楚灭庸后的一处村落遗址.  相似文献   
7.
白马人是藏缅语族中文化形态独特的少数族群。分布在川甘两省交界地带的白马人聚居地,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地理共同体。白马人聚居地是长江流域海拔较高的人类居住地带,也是我国西部生物-文化多样性两者兼得以保持完好的典型区域之一。本文试以四川省平武县若干白马人村落为研究样本,阐述了诸如村落与自然环境的融洽、乡土民居建筑与自然神崇拜等物质与意识形态文化景观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择\"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大研)古镇近旁的三元村作为乡村旅游研究对象,以其原生态民族文化为靓点,发展特色独具的乡村旅游,补偿\"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区丽江古镇纳西东巴文化受到过分商业化的冲击和原创文化不断流失的缺陷,搭建高端民族文化型乡村旅游平台,其主要目标是吸引中远程游客,满足其深入了解,亲身体验原创性民族文化的真谛之需,同时又推动民族地区乡村经济开放式健康发展,保障优秀民族文化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9.
宋德金 《史学集刊》2004,3(4):82-87
忠孝是中国古代伦理的重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契丹、女真早期本无忠孝观念。辽金建立后 ,随着社会的发展 ,儒学的传播 ,统治者的倡导 ,民族的融合等 ,忠孝观念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忠孝在辽金及后来元人那里 ,超越了民族、地区和国别的畛域 ,人们对外族、邻国、敌国乃至前朝的忠臣孝子同样表现出尊重和崇敬。 1 0 - 1 3世纪 ,忠孝已成为汉、契丹、女真、蒙古等各民族一致认同的伦理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从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继承性和强大凝聚力。  相似文献   
10.
韩云霞 《攀登》2009,28(3):131-132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农牧区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载体,是解决边远山区农牧民群众看不到电视、听不到广播难题的“民心工程”。要因地制宜,探索建立农牧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搞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