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3篇 |
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32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19篇 |
2010年 | 27篇 |
2009年 | 24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21篇 |
2005年 | 24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4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这种必然性,内在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一“开天辟地大事变”与辛亥革命这一“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间的关系。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即从一定意义上讲,它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思想基础、组织基础与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2.
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内地赴澳门游客量预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选择中国大陆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费者物价指数、国内生产总值,以及澳门与大陆之间商品进出口总额、港币与人民币汇率等变量,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估计内地赴澳门游客的数量。模型数据来源于澳门、大陆和香港官方公布的历年季度数据。在建立公式化的预测模型之后,本文还对模型的拟合优度和预测精度给予评估,对模型的基本假设进行了检验。本研究成果可作为有关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谢绍鹢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24(3)
郡在设置之初就与边地有着密切的关系,传世文献中《史记》最早出现"边郡"一词。边郡成为秦汉一个习见的概念,它的认定是要有一定标准的,必须有"障徼"等边防设施才能称为边郡。边郡意涵其实有广义狭义之分,有时并不能严格按"有障徼"的边境线所在来划分界定。边郡与内郡的众多差异中,生产方式的差异有决定性的意义,这些差异影响到人们的习性风气。在中国领土幅员初步成形的时期,秦始皇、汉武帝在位时有过两次大的开边扩土的浪潮,这也是边郡设置的两个高潮,设置过众多的边郡。 相似文献
4.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及中国旅游饭店的经营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如何在正确认识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世界旅游市场、我国经济、我国旅游市场和我国旅游饭店影响基础上,借鉴国际旅馆的经营策略,说明我国饭店的经营策略,这是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据此命题,运用统计数据与典型样本分析,讨论阐明下列问题:(1)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2)世界旅游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3)国外旅馆的经营策略;(4)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5)中国旅游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6)中国旅游饭店的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评价研究——来自山东省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Ap和Crompton(1998)提出的旅游影响量表,本文从经济、社会文化、拥挤程度、环境、服务和社区态度等方面实证检验了山东省的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程度、对旅游影响的态度以及对旅游影响的综合评价,探讨了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他们对旅游影响的态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多数情况下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之间并不相关。 相似文献
6.
7.
身体视角下的旅游体验——基于徒步游记与访谈的扎根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身体理论的发展为旅游体验本质的探究提供了新的可能,国内外的研究开始关注人的某些感官体验,但作为一个整体的身体还极少得到审视。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身体地理学视角,对收集的徒步旅行游记和访谈进行扎根理论分析,提炼出24个范畴、7个主范畴和1个核心范畴,据此建立旅游体验本质模型。结果表明,徒步旅游体验本质上是一种具身化生成实践,即旅游者通过具体身体的参与,与旅游情境深度融合,寻求个体完善与成长的对象性活动。具体包括身体意识的唤醒、身心的浸入、与他人和自然的共在以及个体的生成等四种体验类型。这些体验主要通过旅游者由身体痛苦到精神快乐的逆向选择、具有仪式象征意义的行为表演和面向自我的反思性观照三种典型路径达到。在此过程中,作为整体的身体解除了规训和压制,展现出生动鲜活的样貌,迈向持续的生成之域。 相似文献
8.
9.
送别诗作为旅游文化的组成元素,对旅游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探索古代的祖饯仪式,揭示送别诗的起因,并结合古代文史资料对送别诗进行合理的归类,以期促进送别诗个案的研究与运用,从而推动旅游文学的深度开拓。 相似文献
10.
Elleke Leurs;James Kirkpatrick;Anne Hardy; 《Geographical Research》2024,62(4):541-552
Globally, road fatalities affect wildlife populations and ecosystems, leading to ecological imbalances, economic losses, and safety hazards for both animals and humans. However, the emotional toll on humans is less well understood. This research explores tourists’ responses to roadkill, using emotional geography as the overarching framework, and focusing on the island state of Tasmania in Australia. Tasmania is known for its diverse and abundant native wildlife, as well as the unfortunate distinction of having Australia’s highest rate of wildlife fatalities caused by vehicle collisions, commonly referred to as roadkill. A mixed-method questionnaire asked respondents to share emotions, and we then considered their relationships to socio-demographic attributes. Around 97% of respondents encountered roadkill during their stays, and 63% encountered live animals on or near the road. Tourists identified sadness as the most felt emotion when confronted with the consequences of wildlife–vehicle collisions. Anger and disgust were also experienced, primarily because of the unpleasant sight of roadkill and the realisation that animals suffered. Women reported being more negatively affected than men. Tourists who had visited to see wildlife were more affected than those who had not. Analysis lead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unplanned, sporadic, unexpected, and confronting encounters with dead animals detract from the tourism experience for most, especially encounters with wildlife was anticipated as a positive experience on tour. Such findings have wider implications for those working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mainland Australia, Canada, and South Africa, where roadkill is also problematic.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