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12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吴琦  马俊 《安徽史学》2012,(2):14-24
在明代君臣关系中,君权一直处于强势地位,并左右着官员进退。明中后期,这种情况出现了微妙的变化。时值万历朝出现大范围缺官,以京官为首的文官群体以此为契机,引发了群体性的致仕乞休现象,不惜以影响政府的正常运作为代价,孤立皇帝,从而扭转了在致仕问题上长期处于被动的局面,并由此引发了官员对于君臣关系、权力分配及仕隐哲学的再思考,影响了主流舆论的变化以及政治力量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转移等。这种主动弃官的现象所折射出的理性精神和反传统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晚明政治文化的进步因子,并为中国日后具有近代意义的民主政治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唐代星变的占卜意义对宰臣政治生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贞 《史学月刊》2004,(2):30-36
由于传统的天命观念在唐代皇帝和宰辅大臣的思想意识中仍然起着作用,所以不论是“荧惑犯上相”还是日食的发生以及流星的出现,它们都具有预测宰辅大臣政治命运的特殊功能。于是,星变的发生就与唐代大臣的乞退行为形成了一定的因果关系;与两汉相比,唐代对于星变的认识有较大提高。但唐代社会中仍盛行着较为浓厚的星占风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