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篇
  免费   4篇
  550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Forensic Anthropology and Bioarchaeology studies depend critically on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age-estimation techniques. In this study we have evaluated two age-estimation methods for adults based on the pubic symphysis (Suchey–Brooks) and the auricular surface (Buckberry–Chamberlain) in a current sample of 139 individuals (67 women and 72 men) from Madrid in order to verify the accuracy of both methods applied to a sample of innominate bones from the central Iberian Peninsula. Based on the overall results of this study, the Buckberry–Chamberlain method seems to be the method that provides better estimates in terms of accuracy (percentage of hits) and absolute difference to the chronological ag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total sample. The percentage of hits and mean absolute difference of the Buckberry–Chamberlain and Suchey–Brooks methods are 97.3% and 11.24 years, and 85.7% and 14.38 years, respectively. However, this apparently greater applicability of the Buckberry–Chamberlain method is mainly due to the broad age ranges provided.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uchey–Brooks method is more appropriate for populations with a majority of young individuals, whereas Buckberry–Chamberlain method is recommended for populations with a higher percentage of individuals in the range 60–70 years. These different age estimation methodologie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 resulting demographic profile, consequently affecting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reconstruction of the samples in which they are applied.  相似文献   
2.
1959~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党和国家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纠正错误,全力领导人民进行了救灾斗争,采取了精简城市人口、降低粮食征购量、紧急调运和进口粮食、节衣缩食"瓜菜代"、提高粮食收购价、大办农业等一系列措施,逐步扭转了局面,保持了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的史家与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广大爱国史学工作者紧扣时代脉搏,以抗敌御侮为学术主旨,自觉为抗战提供历史借鉴、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面向大众开展历史知识的普及教育,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之下展开思想交锋和学术争鸣;其学术活动在回应时代需求的同时,也使史学自身得到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绍兴富盛跳山东汉建初买地摩崖是现存浙江境内有确切纪年的汉代摩崖,也是我国现存最早体积最大的买地券,被列为我国的汉刻重宝。通过追溯摩崖发现经过和结合相关史料,凸显此摩崖在金石学、社会政治经济学和书法艺术上的价值和地位。  相似文献   
5.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在企业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企业领袖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稻盛和夫为对象,通过分析其在京瓷企业价值观建立与实践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探究企业的领袖人物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6.
中世纪英格兰运输役起源于庄园领主的物资供应需求,随着12、13世纪市场的激增以及运输条件的改善,市场型运输役逐渐普及。运输役一般由农民上层承担,其运输距离、目的地、运输种类等都受习俗制约。运输役衰落的原因主要有直营领地的衰落、运输的专职化以及私下交易的流行。运输役的兴衰与中世纪英格兰市场培育密切相关,是市场已有一定发育但还不太成熟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河南鹿邑太清宫长子口墓出土的部分典型玉器的材料属性与制作工艺,用多种无损科技分析技术对其进行了现场分析,获取了玉器材质矿物组成、纹饰微观形貌、穿孔孔径及内部微痕特征、表面琢磨微痕等综合物理化学信息。基于科技分析结果,确定了玉器的材质属性以及玉器表面纹饰、钻孔、琢磨等制作工艺相关信息。结合考古学背景资料信息,探讨了长子口墓地出土玉器在材质、器形、功能与工艺之间存在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由于桧国微小,《诗经·桧风》在春秋时代就不受人重视,后人对《桧风》四首诗的主题解释也往往含糊其辞、牵强附会。本文运用组诗研究的方法,把这四首诗联系在一起分析,认为《桧风》创作于东周初年郑武公灭桧之后,它是一组桧遗民抒发亡国之痛的诗篇。  相似文献   
9.
祈雨,作为远古人类保证生存的必要手段,一直都是古代社会最重要的巫术仪式,从传世的文献记载来看,形式丰富的祈雨仪式都与女巫(女人)有着不解之缘,她们或是仪式的主持和主角,或是充当祭祀中的献礼,或是在巫术失败的时候被真正的杀害.女人在祈雨仪式中的不可缺失性与我国古老的思想文化传统密切相关,而其在仪式中地位和作用的不断弱化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女性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整体地位的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国内旅游业服务质量低,设施条件差,潜在市场不能及时转化为现实市场。本文分析了制约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因素和国内旅游市场的潜力,提出国内旅游业的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