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19世纪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横空出世,英国社会中工业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这一社会状况真实而深刻的反映在众多当时的小说中,盖斯凯特夫人的小说《玛丽·巴顿》就是其中代表,本文通过分析小说情节安排,人物塑造,矛盾冲突等,发现作者内心复杂的矛盾与冲突:即对工人阶级悲惨遭遇的同情与对以激烈的手段变革社会以及由此导致的社会动荡的恐惧。本文以雷蒙威廉姆斯的情感结构为理论框架,对《玛丽·巴顿》进行分析,力图揭示出19世纪工业社会的普遍状况与时人的普遍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功推进和采取有效的大众化策略密切相关,即要使马克思主义能够为人民大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以及围绕着这"三听"所制定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4.
中国南方十一座旅游名城避寒疗养气候旅游资源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对人体健康与气候环境作了分析,阐明寒冷气候与呼吸道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道系统疾病发病率、死亡率的对应关系。运用生理气候舒适度指数,对中国南方11座旅游名城的避寒气候作了横向分析比较,得出中国最佳避寒疗养地的区域格局,为开展中国冬季避寒疗养旅游提供了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5.
探究不同尺度下知识密集型制造业的集聚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结果显示:①计算机行业的集聚强度最高,京津冀各行业集聚强度高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②城市群尺度各行业多集中在100 km范围内,京津冀呈现“核心—边缘”结构,长三角为“扇形”结构,珠三角具有“多核心”特点;③城市尺度大部分行业集中在40 km范围内,少数行业在边缘区集聚,京津冀表现为“蔓延型”集聚,长三角为“局部型”和“多中心型”,珠三角为“多中心型”;④城市群尺度上的集聚特征依据地区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城市尺度上的集聚特征则依生产成本上的空间差异、产业政策和地方保护主义等因素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R. Lee Lyman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1985,12(3):221-236
Human transport of bones with high food values, and destruction of bones with low density values are the traditionally invoked explanations of the frequencies of bones in archeological contexts. The manner in which these two explanations have been used suggests archaeologists assume the explanations to be independent of one another. The transport explanation is operationalized as the modified general utility index (MGUI) of Binford, and the destruction explanation is operationalized with measures of bone density. Statistical correlation of the MGUI with bone density, while weak, indicates that many high utility bones have low density values while many low utility bones have high density values. Because low density bones tend to be destroyed more readily than high density bones, inferences of human utility strategies derived from bone frequencies and based on the MGUI may be inaccurate. The utility strategies suggested by three archaeofaunas are compared to bone density, and two of these faunas are shown to potentially be the result of differential destruction and not human transport as measured by the MGUI.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城市生活空间质量成为居民、学界与政府关注的焦点。采用多源数据,拓展了已有城市生活空间质量的评价维度与评价方法,从舒适性、便利性、健康性、安全性、社会性五个维度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GIS空间分析方法,以南京为例进行了生活空间质量评价并识别其空间分布规律。实证分析表明:①南京的城市生活空间质量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分异。高质量生活空间呈现明显的等级集聚特征,主中心位于核心区周边1-3 km的圈层,低质量生活空间总体分布较为分散。②在构成生活空间质量的五个维度中,舒适性和社会性的发展质量呈现由城市中心向外围递增的趋势,便利性的发展质量呈现由城市中心向外围递减的趋势,健康性受城市环境质量分布趋势的影响,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递减的趋势,安全性的高值集聚不显著而低值集聚于城市中心区。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中心城市的内涵与判定方法, 运用复合指标法测定了全国中等以上城市和各省域及9 大经济区的实力指数,判定了地区级、省级、大区级和全国性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市场交易中的不正当竞争现象也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反不正当竞争法律规制中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反不正当竞争的立法,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应坚持的立法模式,即一般条款与列举条款并重,并提出实行类型化立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北宋初确定了通过北伐收复燕云地区,以扭转被动局面的御辽战略思想。宋太宗在两次北伐失败后,放弃以往的主动战略,转而实施全面防御的部署。宋真宗朝继承了“守内虚外”的思想,因此最终与辽达成“澶渊之盟”。“澶渊之盟”的订立,固然维持了长期的北部和平局面,但却给宋朝的国防战略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响,使宋廷过分依赖议和的手段,轻视了武备建设,从而令边防陷入长期被动挨打的境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