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长三角区域旅游线路模式及目的地类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基于旅游社国内观光旅游线路报价单,统计并分析长三角区域旅游线路空间模式的类型、特征,以及长三角地区旅游目的地类型。结果表明,单目的地模式和完全环游模式是长三角地区最重要的两种旅游线路模式;长三角地区各目的地在旅游线路中出现频次存在较大的差异,呈现明显的等级层次;长三角旅游目的地类型主要表现为单一型、门户型以及出口型;通过对旅游线路中各目的出现频次的统计可见,长三角目的地呈现核心——边缘空间结构格局。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学者对马可波罗来华旅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对《马可波罗寰宇记》所载首个隶属忽必烈汗之地——可失合儿至元上都期间若干地名、史实、马可波罗旅行路线进行了详细考述,总结出《马可波罗寰宇记》存在一种暂时偏离马可波罗旅程正途,而插述与之邻近或甚远地区的编排体例。  相似文献   
3.
沈世伟 《旅游科学》2014,28(6):24-39
有关西方旅游者在华旅游活动的现有研究缺乏系统性,且几乎都借助于中国官方机构的统计信息。由于统计方法存在明显的缺陷,这些统计信息往往无法有效地反映旅游者的实际活动轨迹和活动内容。本文以西方旅游批发商的产品样册为基础,运用自创的分析方法研究西方旅游者的在华旅游活动。研究表明,西方旅游者主要是受中华文明吸引而来华旅游,西方各国旅游批发商推出的中国游产品没有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旅游线路设计与优化中的运筹学问题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吴凯 《旅游科学》2004,18(1):41-44,62
旅游线路设计问题是旅游规划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把运筹学的方法引入旅游研究,探讨旅游线路的优化设计问题。基于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认识,本文重点是展示运筹学方法、图论方法的应用潜力,而没有着力于具体的技术细节。  相似文献   
5.
旅游线路中旅游地角色分析——以黄山市屯溪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了解旅游地在相关旅游线路中的角色和作用,不仅对于该旅游地的市场定位、产品开发、营销策略至关重要,还有利于旅游区内各旅游地之间空间竞合策略的选择。本文试图对Alan Lew和Bob McKercher构建的五种旅游目的地类型,进行相应的修正,并以黄山市屯溪区为例,分析了屯溪旅游线路中各主要节点的角色和作用,探讨屯溪区在皖南旅游区的地位和作用,以期有益于屯溪区以及其他同类型旅游地的旅游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工作的拓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作为入境口岸的上海和长三角入境旅游市场为研究对象,以入境旅游线路为切入点,从入境首站地比重、空间关联特征等方面展开分析,对上海与长三角区域入境旅游市场的关联现状进行了初步探讨,揭示了上海与长三角区域在入境旅游市场上的关联特征,即区域核心城市地位突出、区域关联性不强、关联带动作用不均衡、空间关联范围集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平衡线路比重、共推精品线路等合作建议。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旅游线路网络与空间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省目的地网络为例,基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和方法,收集团队线路报价单和自助游客网络游记,构建旅游线路整体网和个体网评价指标体系,探讨其网络结构与空间结构特征。结果发现:①云南旅游线路网络密度较低,发展不均衡,存在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昆明居绝对核心地位,大理、丽江、西双版纳、迪庆、保山具有一定的网络竞争优势,其余目的地网络地位较低。②线路网络空间分布呈现"西密东疏、北密南疏"的整体特征,空间流向表现为对热点旅游线路节点明显的集聚特性。③每个个体网节点之间依托旅游线路关系都可形成一个独立闭合的回路,方便旅游者依据各个体网结构特征结合节点具体的地理位置,选择合适的门户、中转和离境目的地。  相似文献   
8.
The ‘lettered creole’ Carlos de Sigüenza y Góngora is widely seen as an antiquarian who collected textual materials associated with the indigenous past. But Sigüenza's historical interest exceeded both the textual and the indigenous. Following a popular insurrection in 1692, which left the viceroy's palace in ruins, Sigüenza was asked to present a proposal for segregating Mexico City into distinct Spanish and Indian zones. He framed his project not as an attempt to trace a new line but as the recuperation of an old one, ‘excavating’ the original plan laid out by Hernán Cortés. Drawing on recent work in the field of archaeology and proposing a revisionist history of Mexican archaeology, this essay reads Sigüenza's interventions in the wake of the uprising as articulating an ‘archaeology of the colonial present’ whose modalities include both digging and ‘walking in the city.’ This operation renders the Spanish city a colonial ruin to be curated by a creole administrative apparatus. For the first time, the Spanish present has become the colonial past.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