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6篇
  2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甘肃旅游资源类型及其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旅游资源类型及其地域组合、空间结构规律的研究是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旅游规划的基础。在分析甘肃旅游资源形成的自然和社会历史文化因素的基础上,利用统计(SPSS)和地信软件(GIS),对甘肃旅游资源类型的地域组合和空间结构进行了定量的分析。首先对甘肃旅游资源以县域为单位,结合甘肃旅游资源特点,参照郭来喜等新拟的旅游资源分类系统,选取23个景型指标,依据其在景区的重要程度分别赋属性值,经专家打分,最后得出各单位景区的各景型指标的属性值。在此基础上把景区的各个景型要素视为多维空间的数轴,由属性值构成指标空间,每个景区都是一个向量。在多维空间中有一个数据点,依据\"点\"与\"点\"间的距离进行系统聚类,将全省旅游资源分为5个聚类;然后依据旅游规划的最大福利原则,进行旅游景点的空间聚类分区,将甘肃旅游资源分为7个区,然后将上述聚类和空间聚类在地图上进行叠加,研究其空间组合规律。得出甘肃旅游资源的类型空间组合特点;最后对甘肃旅游资源集中性进行探讨,得出甘肃旅游资源有沿交通线和河流的线状集中、依据中心地级别的等级集中、依据某个中心节点的节点集中和大的区域集中特征。  相似文献   
2.
陈梅  刘晶晶  崔枫  厉新建  潘澜 《人文地理》2017,32(2):152-160
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现代邮轮旅游作为一种休闲度假方式,已经成为欧美国家中产阶级出游的重要选择之一。深入了解中国邮轮旅游者的特点并进行市场细分,有助于推动中国邮轮旅游市场开发。本研究根据顾客终身价值理论,测算了邮轮旅游者的未来价值,并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研究了邮轮旅游者的消费偏好,建立了邮轮旅游者未来价值评估模型。基于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邮轮旅游者的相关数据,通过AMOS21.0 对邮轮旅游者未来价值模型进行了检验,发现了对邮轮旅游者未来价值有显著影响的因素;通过R13.0 软件进一步对显著影响邮轮旅游者未来价值的因素进行了潜类分析,识别出了未来价值较高的邮轮旅游市场,进而为有效地市场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孙鹏  程丹亚 《人文地理》2019,34(5):101-108
全球—地方关系为产业创新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基于全球(通道)—本地(蜂鸣)关系视角构建了软件产业集群创新效应研究的理论框架。以西安市软件产业集群为例,采用Stata13定量分析不同尺度创新合作的创新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本地和国际创新合作均对集群创新具有积极的影响,且后者比前者的创新效应更强,说明搭建外部通道对集群创新的必要性;本地与国际创新合作交互对不同规模的软件企业产生的创新效应不同,对小型软件企业存在减法效应,对中型软件企业存在加法效应,对大型软件企业具有乘法效应。建立领先软件企业带动的开放创新系统,是西安市软件产业集群提升创新效应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旅游产业集群企业共享性资源及其动态演化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围绕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以及集群风险规避等方面的研究层出不穷。然而,一些“就集群而论集群”的研究由于忽视了旅游集群企业这一构成旅游产业集群的微观基础,因而无法切实有效地指导实践操作。基于此种现实,本文在吸收基于资源观及其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旅游产业集群企业共享性资源与其来源之间的互动和转换关系的讨论,提出旅游产业集群企业共享性资源的划分维度、动态演化过程、动态演化的动力及运行机制等问题,展开对旅游产业集群共享性资源动态演化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李柏文 《旅游科学》2009,23(4):72-77
20多年来,旅游管理课程体系建设取得很大成绩,但依然存在课程老化固化、缺乏对社会需求响应能力等问题。通过往届毕业生、网络、新业态和旅游组织机构等多端口的职业需求信息的监测与评估,在理论和技术上可以构建一个既能响应社会需求,又能满足学生个人兴趣,还能符合国家专业要求的“三位一体”的响应社会需求的旅游动态课程体系。通过该课程体系的建设可以加强现有专业对社会需求的响应能力,减少一些短周期新专业的应急性增设,从而节约教育资源、积累教育资本、避免学生同业竞争、缓解就业压力。基于以上理论和实证研究,云南民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未来至少可以增设美食与营养、旅游技术与工程两门课程以响应社会需求,并形成其核心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6.
青年农民工就业质量问题的实证研究——以长沙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国胜 《攀登》2009,28(4):76-81
通过对长沙市301名青年农民工的实证研究表明,青年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偏低,且受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社会制度的影响显著。要提高青年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必须加大青年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入,努力扩展青年农民工的社会资本,不断完善现行的社会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7.
由官方数据可以看出,旅游就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波动,主要表现在季节性和事件性两个方面。为了探讨旅游行业内不同因素对就业的影响,本文首先建立了旅游就业与饭店、旅行社发展的关系模型,然后分别采用ADF检验和Johnsen的多变量检验方法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最后对就业波动弹性进行方差分解。分解结果显示:饭店和旅行社的发展在总量上显著影响就业,但它们的发展变化对就业波动的弹性影响不大。旅游就业中,间接就业即由旅游所带动的其他就业的增加比直接就业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8.
由于观念与技术等问题,我国现行的高校旅游就业统计范围,在专业和行业界定上存在着明显不足,以致人们对于旅游学科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以及旅游教育的投入与产出的认识出现严重误解。科学运用旅游卫星账户,参考相关旅游增加值,正确统计高校的旅游就业范围,符合国民经济就业统计的实际需要,也有利于端正人们对旅游就业范围的客观认识。  相似文献   
9.
The problems of interpretation of many overlapping species lists of fossil assemblages are discussed using the example of insect faunas from a late medieval farm site in southern Iceland. Numerical techniques were employed, principally those available within the CLUSTAN package, and it was concluded that a considerable refinement in interpretation was achieved. Such quantitative procedures are suitable for groups other than fossil insects but their employment cannot be regarded as a substitute for, rather than an adjunct to, a sound ecological approach.  相似文献   
10.
顾栋 《攀登》2007,26(1):96-99
非正规就业已成为下岗失业职工寻求再就业的主要渠道,在缓解就业压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强对非正规就业问题的研究,积极促进我国妇女就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