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1.
试论中国海外移民的共同性与特殊性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从比较研究的角度 ,在注重学术积累的基础上 ,从分析李长傅《中国殖民史》中的相关论点入手 ,认真考察了中国海外移民过程与国际移民过程之间共同性与特殊性的若干问题 ,认为移民作为整个人类的一种生存本能 ,其共同性自然会远远地多于特殊性 ,而儒家文化在中国海外移民过程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也被部分专家学者明显地夸大了。  相似文献   
2.
十六国北朝特别是十六国,频繁而大规模的内部人口流动,是由胡族统治者实施的,并以强制迁移性质为主,强制迁移的目的,是以之为兵、用之耕耘。这样的移民状况加上其他复杂因素,决定了长期、普遍、广泛设置于东晋南朝的侨州郡县,在十六国北朝境内,总体上说,是不长期、不普遍、不广泛的。十六国北朝特别是十六国的多数侨州郡县,既无土地也无人民。如十六国的侨置,多与"虚设"无异;至于北朝的侨置,则不外以下几种情形:因招抚或安置流民而置,为安置特殊性质的移民而设,备职方而立,务广虚名,以及承东晋南朝之侨置而不废者。十六国北朝侨州郡县与侨流人口的考证与研究,既要具备与东晋南朝进行比照的观点,其研究难度也较之东晋南朝为更大。  相似文献   
3.
许金顶 《史学集刊》2012,(3):24-30,98
在不同的历史时段和不同的区域,华侨与侨乡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联系状况。基于普通华侨社会生活史的角度,考察了近代旅日闽侨与侨乡的多元联系及其演变形态,认为这些来自社会底层的普通华侨,与侨乡社会保持了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逐渐成为侨乡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拓展了侨乡社会的外部发展空间,倡导今后运用历史社会学的田野调查方法,探寻其联系的不同方式及其影响,以期拓展日本华侨史研究的学术视野,深化对侨乡社会文化变迁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满铁作为日本“国策会社”,在日本向中国东北移民过程中,通过设置调查机关,投资成立移民执行机构,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移民组织等活动,大力支持并积极参与日本移民侵略。由于满铁与日本军方特殊的密切关系,也必然决定了其在日本对中国东北移民活动中,扮演着策划者和执行者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5.
叶凡美 《史学月刊》2002,(6):105-111,128
美国的少数族裔主要包括黑人、拉美裔人、亚裔人和原土著印第安人。20世纪是美国少数族裔经历重大命运转折的历史时期:20世纪上半期.各少数族裔深受种族歧视之苦,毫无权利可言.生活一贫如洗;从50年代中期开始,少数族裔开展了民权运动,自此处境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种族问题在美国并没有得到最终解决;90年代以来,美国的种族矛盾再次激化。可见,在将来很长时间里,种族问题仍将是美国国内最棘手的社会问题,少数族裔要在美国社会取得真正的平等,其道路是漫长而艰辛的。  相似文献   
6.
J. M. THOMPSON. Napoleon Bonaparte.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8. Pp. xiv, 418. £20.00. Reviewed by Paul W. Schroeder  相似文献   
7.
长乐人素有海上谋生的传统,并在近20年间塑造了移民海外的社会风尚。长乐与纽约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和美国较好的谋生与发展条件,使长乐人选择美国作为移民的主要目的地。长乐人在美国成功建立的互助网络,使长乐人能承担巨额出国费用和成功地在美国求职与发展。因此,美国虽然是绝大部分中国国际移民的首选目的地,但唯有长乐人(福州人)能大规模移民美国,创造了在20年间近20万人成功地从一个仅60多万人口的县级市移民美国的奇迹。  相似文献   
8.
This article illustrates the development of Italian politics on emigration up to the end of the First World War (and even later), focusing on the operation and activity of the Commissariato generale dell’emigrazione (Commissioner-General of Emigration, 1901–27), a government agency that enjoyed considerable autonomy. The research is based on archival materials and the study of publications of the time, and proposes an unconventional view on the phenomenon of migration, as seen throug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volution of the regulatory system and the political orientations of the ruling classes. Indeed, Italy progressively increased the freedom of expatriation, to the point of creating social legisla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emigrants, with the ambition of extending Italy’s influence over the countries of destination. This policy of migration interfered with foreign policy, and was at times influenced by the nationalism emerging in Italy at the time, even to the extent of provoking diplomatic disputes. For these reasons, the activity of the Commissariato generale dell’emigrazione created friction with the traditional consular network; these conflicts and the insufficient margin of autonomy given to the Commission in practice prevented the concrete completion of its more advanced projects.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